肉宅屋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 第1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我们一班和二班学英语,三班到六班学俄语,”鲁盼儿笑着说:“我听说过去在中学学俄语的同学都分到了三班至六班,学英语和没学过外语的学生分到一班和二班。”
    “原来襄平县里初中就有学英语的了?”
    “其实襄平县只有一中的几个班学英语,”鲁盼儿是班长,时常出入老师的办公室,了解的情况也比较多,“听说英语老师特别紧缺。”
    杨瑾点了点头,“学英语挺好的。”
    其实鲁盼儿并不懂得学英语好还是学俄语好,可是她知道,“学英语好难啊!”
    “从头学一门外语当然不容易了,”杨老师就叮嘱她,“外语很有用,你一定要好好学。”
    “我当然会好好学的,而且还要比学过的同学学得还好!”鲁盼儿早下了决心,许琴瞧不起自己的一个原因不就是自己中学没学过外语吗?那么自己外语成绩一定要比她还高。她就得意地把自己学英语的窍门告诉了杨老师,“现在大家都用我的办法,也都觉得挺好用的……”
    “这可不行!”杨老师严肃起来,“你的这个办法短期看起来挺实用的,但其实时间越久弊病也就越多,将来很难学会真正的英语。”
    鲁盼儿就有些慒了,“那怎么办呢?”
    杨瑾觉得自己有些太急了,便笑了笑缓和了语气,“你别着急,英语就是一门语言,与我们平时用的汉语一样,你能学会汉语,当然也能学会英语。”
    “不过,你想想你平时怎么用汉语的?每说到一个字词都要想想它怎么念?是什么意思吗?”
    鲁盼儿就摇了摇头,“当然不是,想说什么就随口说出来了。”
    “对,你想想九队有一些不识字的老人,他们是不是说话也很流畅?”
    鲁盼儿又点了点头,“嗯。”
    “所以,要想真正学会外语,不是只记住单词就可以了,而是要用外语的思维思考——也就是你说哪个单词时,不要先把它翻译成汉语,而是要直接去理解它的意思,明白吗?”
    “明白是明白,”鲁盼儿想了想,“但是我做不到啊。”
    “那要多听多读才行,”杨老师就说:“你读一遍课文我听听。”
    鲁盼儿就拿出英语书,将最新学的一课读了。
    “这样的发音是不行的,”杨瑾听了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你们上英语课时老师会放录音吗?”
    “会放,每次放的时候我就赶紧把发音记下来。”鲁盼儿指着单词下面的标注。
    “‘hello’不能读成‘哈罗’你跟我读——‘hello’、‘thank you’……”
    杨老师读外语非常好听,与录音机里一样,鲁盼儿跟着读了几遍才慢慢找到感觉,“杨老师,我有点儿明白了,英语的语音语调和汉语是不一样的。”
    “对,外国人说话有自己的方式,你要真正把自己放在外语的语境中。”杨老师看看天色,就说:“这样吧,你先回家吃饭,饭后把跃进、建国几个上高中的同学都找来,我带你们读一读英语课文。”
    鲁盼儿才意识已经不早了,她一直很喜欢在杨老师这里说话,竟把时间都忘记了,“杨老师,我一会儿就回来。”
    三步两步回了家,饭菜早摆在桌上了,妈妈看到她就说:“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家里就等你吃饭——正要让丰收去喊你呢。”
    鲁盼儿就说:“本来是替丽雯姐给杨老师送东西,顺便说了一会儿话——然后杨老师发现我们英语读得不对……”急忙放下书包洗了手吃饭,“一会儿还要到学校请杨老师带着我们读课文呢。”
    “现在正在秋收,杨老师劳动一整天,已经很累了,”爸爸喝了一口酒,“课文你们自己读一读就行,别再麻烦杨老师。”
    鲁盼儿这时才想起来,“襄平高中没有农忙假,我也就忘记九队的小学已经停课参加秋收了。”又解释说:“不是我们自己不好好读,而是英语发音不对——幸亏遇到杨老师,否则我还以为自己很聪明呢。”
    跃进见开了饭,就把焖肉的汤倒进大米饭中拌了拌,风卷残云般地吃了下去,又含糊地说:“要是襄平高中也放农忙假就好了,我可以天天回家吃饭了。”
    王巧针心疼儿子,赶紧接过碗又给他盛了一碗大米饭,“多吃点儿,课文不念就念吧,杨老师累,孩子们也辛苦。”又夹了一块肉放在大女儿的碗里。
    鲁盼儿就有点后悔,“我刚刚没想到,只是已经与杨老师说好了。”
    “过去读一遍就回来吧。”
    “也只好这样了。”鲁盼儿答应着,又问丰收和丰美,“在陈婶儿家住得好吗?”
    双胞胎就说:“挺好的,只要我们跟建设、建设打架,陈婶儿就打他们。”
    王巧针就笑了,“那是人家客气,你们可别蹬鼻子上脸,欺负建设和建立。”
    双胞胎也正忙着吃肉,“我们才不能。”
    王巧针就又告诉盼儿,“各队都准备秋收,会战暂时停了,我回来把丰收和丰美接回来,你爸说你们也要回来,特别买了肉……”
    说起来一家人分成三处,差不多一个月才重新回到家里,都有无数的话要说,吃饭的时间要比平时长得多。鲁盼儿放下碗时就有些着急,“跃进,我们赶紧去吧。”
    跃进早躺在炕上,已经合上眼睛蒙眬欲睡,“姐,我太累了,又吃得太撑,不去学英语了。”
    鲁盼儿就生气了,“英语本来就难学,我们又弄错了,还不赶紧跟杨老师改回来!”
    可是鲁跃进自有理由,“姐,你学会了教我不就行了。”
    妈妈心疼儿子,“盼儿,要不你就自己去吧,回来再教跃进。”
    爸爸也说:“英语有什么用?我们这里又没有外国人。你去跟杨老师学一会儿就回来吧,别耽误杨老师睡觉——明天开始要收水稻,地里的活儿一点儿也不能耽误。”又对两个孩子
    说:“高中虽然不放农忙假,但你们休息的这三天也要下田。”
    鲁盼儿和鲁跃进从小学起每年春秋放农忙假时都会下田,现在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应该的,且他们虽然一直在上学,却都知道收水稻是村最里重要的事,水稻收成好,九队的工分就高,水稻收成不好,工分就低,工会的高低,正是决定下一年家里的日子,齐声答应了。
    至于去读课文,鲁盼儿只能一个人出了门,先到奶家,再到陈队长家,结果大龙、二龙和陈建国都不肯去,去了学校,见了杨老师有些不好意思,“我不应该要读课文的,大家都太累了。”
    杨老师就微微一笑,“累只是借口,我们还是要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鲁盼儿心里的不安一下子就没了,拿出英语课本跟着杨老师读了起来。她本来只想读上一会儿就回家,但是学习起来就忘记了,把学过的课文都跟着老师读了几遍。
    “你的语言天赋很好,”杨瑾教得也很舒心,鲁盼儿聪明又努力,早将所有的字母和单词都牢记在心,现在只要稍一指点就学通了,看看时间,“今天就到这儿吧,再多你一时也接受不了,明天我们再接着学,。”
    鲁盼儿果然也觉得疲乏,又重新想起爸爸的话,“杨老师,你赶紧回去睡吧,我爸说明天要收水稻,我们也都要下田。”
    在鲁副书记的心中,粮食是比什么都重要的事,杨瑾年少时很不以为然,但是到了农村,亲手参加耕种,他就完全明白这种朴素的想法一点也不错,粮食正是一切的基石,“正是,我也要回知青点了,先送你回家。”
    鲁盼儿跟着杨老师走出学校,“我不用送,路都熟得很,就是天黑也一样找到家。”
    杨老师哑然一笑,“读了一会儿英语,我就忘记我们在红旗九队——按西方的礼节,男士有责任护送女士的。”
    女士?鲁盼儿在心里默默地念了几遍,杨老师竟然说自己是女士。平时大家是不会说“女士”这样的话,不过刚刚学的英语里有一个单词iss 的意思就是女士,是对未婚女子的称呼。
    虽然有点奇怪,鲁盼儿却很高兴,莫名地高兴。
    杨瑾说过后有点儿窘,这样的话似乎不适合在学生面前说,可他下意识就说了——其实鲁盼儿还是孩子,不,也不能说是孩子,她现在已经成了大姑娘——那就更加不应该这样说!
    再追究下去,杨瑾觉得自己根本不需要送鲁盼儿,路很近,非常安全,队里的小孩子们整日在外面玩儿都没有事儿,家长们也不管。他摇了摇头,不知道自己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对,一定是因为读了英语的原因!于是他就又严肃地告诫鲁盼儿,“你现在读得还不够熟,跟我练几天并不够,回学校后一定要常听录音。”
    “我知道了,”鲁盼儿也就收起了因为“女士”而引起的兴奋,心思重新回到英语上,“杨老师,北京的中学都教英语吗?”
    “那时候我们学的是俄语,我的英语是跟着父亲学的。”杨瑾笑着告诉鲁盼儿,“我父母都留过学,所以我很小就会英语了。”
    “留学?”
    “就是到国外去学习。”
    鲁盼儿眨眨眼睛,“到国外学什么呀?”
    “很多东西,只要我们不会的,就都要学。”杨瑾说到这里就笑了,“你在襄平高中的时候不是也对许琴说过,还把她驳得哑口无言……”
    鲁盼儿就笑了,“当时我就想到杨老师了,明明你已经懂得那么多却还是经常看书学习。”又问:“老师,你跟外国人说过话吗?”
    “说过。”
    “真可惜,我们这儿没有外国人。”
    “现在没有不等于以后也没有,而且,将来你也可能到国外去,那时就能见到许多外国人了。”
    以前,鲁盼儿想象到最远的地方就是北京,而国外,是那样的遥不可及,“我能去外国吗?”
    “我想能的,”杨瑾又补充了一句,“一定能的。”
    九队没有多大,几句话之间他们就到了鲁家门前,杨瑾就说:“你回去吧。”
    鲁盼儿就回了一句,“good night”
    黑暗中杨瑾无声地笑了。
    第21章 穷家富路
    鲁盼儿进了家门,就见左右两间屋子都熄了灯,唯有正中间厨房亮着,妈妈正在筛芝麻,就赶紧上前说:“明天我筛就行了,妈你早点儿睡吧,我爸已经睡着了。”
    因为喝了酒,鲁满堂的呼噜声特别的响,王巧针就笑了,“妈不困。今年芝麻一分下来,我就急忙晒上,刚刚敲下来些,早点筛好,等做油茶面时加在里面,更香呢。”又问:“你怎么才回来?”
    “杨老师带着我把所有课文都读了好几遍,直到我都读对了为止。”
    王巧针就说:“要不是杨老师,我们九队也不能有五个孩子上高中,别的队也就一两个。听你爸说今年红旗公社中学升高中率在县里算很高的了。”
    “前进公社只有一个学生上高中呢。”
    王巧针点了点头,却又问:“听说你们班有一个叫许琴的女生,处处跟你作对?”
    一定是跃进告的状,鲁盼儿就摇摇头,“刚开学时她是对我不满,但是现在已经没事了。”
    “我倒是放心你,就是跃进光长个子不长脑子,”王巧针就说:“你知道吗?跃进把你买的饼干分给大龙和二龙吃了。”
    鲁盼儿就明白了,“因为二班的班长胡一民很瞧不起农村的学生,他们班的矛盾就特别突出,跃进跟大龙和二龙他们都是一伙的,所以就走得越来越近。”
    王巧针担心地问:“他们不会打架吧?”
    鲁盼儿想了想,还是把跃进逼着胡一民学狗叫的事瞒了,想来他也没敢在爸妈面前透露,“虽然有矛盾,但也不至于动手——而且我想,哪天有空找胡一民聊聊天,想办法把班级矛盾解决了,大家毕竟是同学,还是要团结的。”
    “胡一民是啥样我虽然不清楚,但是大龙和二龙我可知道,他们就是骗跃进呢。”王巧针越说越生气,“二斤饼干,你一块没舍得吃,他竟然分给大龙和二龙,我真恨不揍他一顿!”
    鲁盼儿就安慰道:“妈,跃进比我小,在后奶家的事他都不记得了,而且,我们也一直没有告诉他。”
    不比大女儿懂事早,大儿子一直没心没肺,而且他和大龙二龙差不多大,男孩们整日在一起玩,王巧针就很少在跃进面前说起往事,就是现在,她也不能直接教导孩子跟堂兄弟生分,毕竟都是一个村的,又在一起上高中,就指了指筛好的芝麻说:“这一次带吃的,你要一点点分给跃进,别让他又被人哄了。”
    “我知道了。”鲁盼儿答应着,“以后再买饼干,我也每天给他带几块,看着他吃了。”
    “你自己也留点儿,学校伙食不行,”王巧针说着把十月份的菜钱给了鲁盼儿,又多给了她两块钱和二斤粮票,“周末你带跃进出去吃点好的。”
    “妈,要不了这么多,上个月的还剩了一块多钱和一斤多粮票呢。”
    “拿着,爸妈挣钱还不是给你们花的。”王巧针笑着说:“今年水田又扩大了,稻子也丰收,你爸估计队里每人最少分一百五十斤大米,家里不穷呢。”
    “哎呀,能分这么多大米,那工分一定也不低了。”鲁盼儿也挺高兴,就笑着把钱收了起来。
    “俗话说‘穷家富路’,外面别舍不得花钱,亏了身体。”
    “没舍不得花钱,”鲁盼儿就说:“那天我去买饼干,遇到了田翠翠,一定要请我看电影、吃阳春面,又抢先交了买饼干的钱,我想还她怎么也不肯要。”
    前些时候王巧针一直在八队修水渠,因此对田翠翠的情况大致知道些,就叹了一声气,“唉,可惜这孩子了。”
    鲁盼儿也觉得要不是一场又一场的□□,田翠翠也不会再不参加劳动,专门投机倒把,就说:“好在田翠翠家世代贫农,谁也不能把她怎么样。”
    “过去老田家还要脸面,万队长总能管住他们,现在田家破罐子破摔,反倒拿田翠翠没有办法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