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917章 研究印第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见到印第安人就代表距离李承乾并不远了,但是,这个道理沈晨没有办法告诉别人,难道又要用仙界给的指示来说明?沈晨有点不愿意再用这样的借口去欺骗大唐人,更何况在这里的要么是他的家人,要么是他的同事、学生,要么就是保护他的士兵,面对这样的一群人,但凡有点良心的人都不会愿意让他们难过。
    因此,沈晨并没有着急继续往前走,而是从善如流地答应了博士和学生们的请求,深入了解印第安人的文明。既然如此,他索性把课题发下去,让博士和学生们从印第安人的文明之中找到能和大唐进行切合的契合点。
    得到了沈晨的支持,博士和学生们简直就像进了绵羊堆里的野狼,在北美西岸撒泼打滚,一直进行了大半年的研究才慢慢地向沈晨提出他们的报告。
    本来,"印第安人"这一称呼本是发现他们的欧洲人对美洲土著的统称,后来通行于世界。沈晨本来想改这个名字,毕竟,这是哥伦布这个家伙以为美洲就是印度,从而导致的误解词汇,但是,对于华夏民族来说,印第安却也能够体现出殷商时期的后人的错觉。后世不是有一个玩笑吗,说是印第安人其实就是殷部落的后裔,被商部落打败后,沿着当时还是冰冻的白令海峡到了美洲。
    尽管这个说法没有丝毫的证据支持,但后世网民们仍然乐此不疲地如此认为,或许这就是认同感,毕竟,都是黄皮肤人种,自然有亲切感。同时,在大唐人看来,印第安也具有殷后裔的感觉,虽然沈晨告诉过他们这是无稽之谈,这个名字只不过是仙界方言的音译,但他们还是如同后世网民一样,乐此不疲地认为印第安人就是殷部落后裔。
    好处就是在和印第安人的交流过程中,不论是博士还是学生,甚至是护送他们的士兵,都用同胞的情感去对待印第安人,送给了印地人很多很多好东西,沈念心这小子甚至还用一把沈晨从系统中购买的复合弓送给了一名印第安人的勇士,和那名印第安人用唐朝礼仪进行了结拜,听说整天和那勇士的妹妹眉来眼去,估计用不了几年,沈晨就能抱上孙子。
    当然了,小冲突虽然有,却也仅限于文化冲突,但大冲突却是没有,更别说屠杀之类的事情发生。由此,印第安人也给了大唐人足够的尊重和放松,使得博士和学生们能够深入地去了解他们,算是一种双赢。
    经过了解,博士和学生们首先失去了划分具体族群的想法,因为印第安人是除对爱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土著的统称,并非单指某一个民族或种族。他们所说的语言有上百种,就连他们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的族群及其语言的划分情况。而且受限于交通环境等方面,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一百公里以外的印第安族群究竟是个什么样。最后,索性按照华夏的模式,同意称之为印第安人,根据生活地点的不同,大致划分地区,最后再逐一划分族群。
    要不是担心统一划分会让印第安人反感,博士和学生们甚至想要把一些只有二三十个人的小族群直接成为居住在某某地区的少数民族。
    经过向东不断深入,生活在西部和和东部的印第安人尽管环境不同,却有类似的经济活动,基本都是以狩猎及采集果实为生,但已有原始农业技术发展,商业却极为原始,还停留在最远古的以物易物的阶段。
    由于大唐已经有了专门的历史学和人类学、考古学,大唐皇家博物院每年都会对“我们的由来”进行普及,所以,对印第安人的研究,博士和学生们也深入到了历史层面。
    他们发现了太古晚期有沟槽的石斧及石锤等,而且在不同地理区域的部落间有贸易制度。证明这个时期有一次工具上的大飞跃。大约公元前3000~前2000年,气候变得温暖,于是有些印第安人跟在吃草的野牛之后,进入更东部的地区,或者更北进入北极冻原。
    而在前2000年前后,西南部的原住民已开始种植玉米。也就是沈晨给大唐的仙界粮食作物。这里又有一个美丽的误会。大唐人倔强地表示,在很久以前仙界就有神仙来过这里,要么就是殷部落在东迁徙的时候把玉米统统带来了美洲,所以更加证实了印第安人就是华夏人的后裔。
    对此,沈晨无法解释,只好呵呵笑笑,连点头不敢。不过,他后来也认命,反正这个历史除了最上层的走向以外,早已经面目全非,还不如就造成一些既定事实,也算是帮了印地人安一把,总比被后世屠杀来得好。
    再进入深入研究后,沈晨也知道了很多东西,在公元200~700年,也就是现在,是一个地球演变过程中的一个寒冷时期,阻碍了农业发展。但从系统给的资料中可以看到,从700年开始,到1200年左右,密西西比河谷中将因为温度的变化而发展出以村落为基础的文化,特色是进步的农耕方法与复杂的宗教仪式。
    这个时期在西南部各处散居的原住民,如阿纳萨齐、莫戈隆、霍霍坎等均属前普韦布洛社会。莫戈隆的农业技术是阿纳萨齐加以改良的,利用雨水与引导河水来浇灌作物,亚利桑那南部的霍霍坎文化是以灌溉来维持其农业经济。
    西元后第一个1,000年期间,普韦布洛文化发展出用石块建造居室的技术,并在制陶方面有重大进展。1300~1700年为退步的普韦布洛时期,由于居民向东、南方迁移,许多石屋因此荒废。后世普韦布洛时期始自16世纪后期,西班牙人前来定居之时。普韦布洛文化与农耕方法的某些特色一直存在。
    从这里可以看出,印第安人的文明发展程度其实非常缓慢,他们用了几千年时间发展出来的文明竟然还没有华夏几百年的演变厉害,可见,这片土地给了他们太多的恩惠,也因此把他们变成了吃得肥美的绵羊,会被殖民者收割。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