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66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中午,工地附近的树荫下。
    李胜拿着陶瓷碗,就着酱菜,飞快地扒着糙米饭。
    工地吃饭,管饱。
    他一口气吃了三碗,喝了两碗肉汤。
    摸着滚圆的肚子,他很满足。
    他已经有多久没吃饱肚子了?
    一年?
    两年?
    还是三年,五年?
    反正自从遭灾,他就没正经吃饱过一顿。更别提还能喝上肉汤。
    吃饱后的满足,冲刷了身上的疲惫劳累。
    真想一辈子,天天吃糙米饭,天天喝肉汤。
    其他人同李胜一样,多年来,第一次吃饱,都是种不真实的感觉。
    “东家厚道!”
    “我吃得太饱,动不了了。”
    “赶紧躺下来,睡一会。下午还要上工。”
    “呜呜……我想把肉汤带回去给家里人吃。”
    啪!
    哭泣的小伙子头上挨了一巴掌。
    “哭什么哭。晚上有窝窝头,带窝窝头回去。”
    在工地上工,也只能带窝窝头回去。
    这是规矩。
    之所以定下这个规矩,一是担心上工的人为了给家人带饭,自己舍不得吃,天天饿着肚子上工。拖延工期不说,说不定还会将性命搭进去。
    二是担心有人中饱私囊,又吃又拿。
    饭菜也是要本钱的,不是天上掉馅饼。
    工地要控制成本,就必须杜绝任何损公肥私的行为。
    曾有人偷偷摸摸藏饭团,被发现后,挨了一顿胖揍,还被罚了十天的工钱。作为典型在流民窝棚区宣传。
    再有第二次,直接赶出去。
    自那以后,很多蠢蠢欲动的手全都缩了回去。
    十天的工钱啊,可以买多少饭团。
    太亏了。
    当然,有人不信邪,非要挑战一下工地的规矩。
    结果就是被赶出去,再无出路。
    李胜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他不用给任何人带饭团,也不用纠结带不带饭团的问题。
    吃饱喝足,往地上一趟,睡觉。
    下午还要上工,要抓紧时间好好休息。
    王建根吃完了饭,摸了一嘴油。
    今天有肉吃。
    管后勤的大婶,给了他三片最肥腻的肉片,把他高兴坏了。
    吃肉的感觉真好。
    吃了肉,仿佛浑身充满了力气。
    吃过饭,队长召集他们说话。
    “工地上的房子,是我们一砖一瓦,亲自建起来的。房子怎么样,不用我说,你们都清楚吧。”
    众人点头,不知道队长葫芦里卖什么药。
    队长问道:“想不想住进新房子里?”
    一个汉子咧嘴一笑,“队长真会说笑,我们哪有资格住进那样好的房子。”
    “谁说我在说笑?”队长板着脸,很严肃。
    汉子愣住,“真能住啊?”
    队长转眼笑了起来,“东家体谅我们,给了我们一个住新房子的机会。四合院,带水井,一间屋八两银子。
    没钱付不要紧,可以分期三年付清。不过三年付清就要贵一两,需要九两银子。也可以分期五年付清,一间屋就是十两银子。这是正屋价格。
    小一点左右两侧厢房,每间屋六两银子,三年付清七两,五年付清八两。还有二层小楼,可以分楼上楼下买。不过那个太贵,具体价格就不说了。”
    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是一脸懵逼。
    能吃饱饭,养活家人,再置办两身体面的衣服,大家就很满足了。
    从未想过,还能买房。
    这个冲击有点大。
    关键是,那房子是真结实,而且还是在京城。六七两一间屋放在老家是挺贵的,但是在京城真不贵。
    大家虽然逃荒住窝棚,吃救济,却也知道京城物价高。
    “这这这,这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岂能骗你们。看到那边匠人吗?那些匠人,已经有人打算独立买一套四合院,还有人想买二层小楼。”
    “那得花费多少钱啊?”
    “匠人工钱高,不怕没钱。”
    “买了房子,还能回老家吗?”
    “买了房子,就可以在京城落户。”
    “岂不是不能回老家。”
    “想回老家,就别买房。想买房就不用回老家。”
    “房子太贵了,买不起。”
    “队长,你要买房吗?”
    “我打算买两间屋。一间自己用,一间拿来出租收房租”
    “队长真了不起。”
    第403章 没以前好忽悠
    傍晚,太阳还挂在西边,红通通。
    明日又是一个艳阳天。
    李胜吃饱喝足,怀揣四个窝窝头,外加八个铜板,正式下工。
    窝棚区东南角,有个临时集市。是东家特意划出来的。
    京城周边,小商小贩,渐渐聚拢在此,使得集市越来越热闹。
    这些小商小贩,白天就在京城内,或是京城附近的乡镇走街串巷做买卖。
    等到下午,他们就挑着担子来到窝棚集市。
    如今聚焦在南城门外的流民,已经今非昔比。不再是当初人见人嫌的模样。
    小贩们都清楚,这些下苦力的流民,手上有钱。
    一天十个铜板的收入,一个月就能拿到三百文,还包两餐。
    这样的待遇,让不少本地人都心动,都想到工地上做工。
    不过工地上的活太苦太累,每天天不亮就要起来上工。一般人还真吃不了那个苦。
    有本地人去工地上干了两天,就灰溜溜的走了。
    好在干不了苦力,可以做技术活。
    工地上大部分的工匠都是本地人,待遇极好。一个月下来,少说能拿到一两银子的工钱,引得不少人羡慕。
    李胜走在集市上,这里人山人海,魔剑擦掌。
    就算不买,到集市上凑个热闹也是好的。
    这个时候,也是大姑娘小媳妇们倾巢出动的时候。
    她们穿上自己最好看的衣服,用清水净面,梳着麻花辫,几个人一起,叽叽喳喳。
    当有年轻力壮,下工回来的未婚青年经过的时候,她们都会大胆的朝那人看去。
    这集市,俨然成了流民相亲的地方。
    小伙们被姑娘们相看,一边涨红了脸,一边又十分得意。
    在流民窝棚区,能上工的人,无论从心理还是物质还是地位,显然都比旁人高出一等。
    李胜糙老爷们,没有受到大姑娘们的青睐,他也不稀罕。
    他有婆娘,有孩子,他还等着一家人团聚。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