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74章 孤身只影旧人邸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李洛阳离开安宁县的消息终究还是传开了,即便周麟和武成都是嘴巴紧的人,可县学那边始终不见人,总之还是有人过问的,所以很快整个安宁县都知道那位写《聊斋趣谈》的神童跑了,那究竟《聊斋趣谈》还有没有续集?
    在这个咨询娱乐都非常欠缺的时代,看或者是听别人讲《聊斋趣谈》已经是诸多老百姓唯一感兴趣的事情,北方草原如何南方的乱匪怎样,跟日出而作日落而入的老百姓其实没有任何关系,老婆孩子热炕头,如果能够听听故事那就更舒服了,毕竟南方其实不缺粮,只要不是吏制过于残酷的话,像李家村那样的地方日子过的并不难。
    就在李洛阳离开不久之后,安宁县城外出现了两个读书人打扮的身影,他们骑着小地方很难得一见的高头大马,身上穿的衣服虽说颜色不显眼,但细看却是苏杭那边才有的缎子,价格绝不是寻常人家可以问津,神态颇为倨傲,到了城门口都没有下马的意思,顿时引起城门卫兵的不忿,直接将手中的红缨枪给撑起来,低喝二人出示路引。
    无路引不出门,这是朝廷的规矩。
    面对咄咄逼人的城卫兵,那二人脸色颇有些嘲弄,其中一人自怀中摸出路引递给城卫兵,却因为马儿太高,所以城卫兵不得不踮起脚尖方才拿到手,那边还在核实,马背上二人就已经笑开了,说什么“士农工商军”,什么“低贱”。
    城卫兵们没什么学识,当然听不懂那些知乎所以绕弯弯的话,在核实路引之后,左侧骑马的文士以为卫兵又要踮起脚交给他,正倨傲的伸出手去,却不料那卫兵只是平举路引,随口说了一声,“谁的路引?不要我可扔了啊!”
    “我的我的。”
    马背上的文士坐不住了,他赶紧弯腰下去抓路引,那姿势却比刚刚城卫兵努力垫脚更加难看百倍,尤其是高高撅起的屁股,当真是斯文扫地。
    城卫兵轻哼一声,带着满意之色转身回去自己岗位,倒是那文士拿到路引后直起身来满脸通红,就不知道是因为弯腰太难憋出来的,还是因为心中不忿给气的。
    “清涧兄,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咱们今日可是来找那个神童的。”
    “黎云老弟,我这不是顾着他们生活不易么?哼,区区一个军户,若是惹我生气,直接把状纸送进衙门,怕不是他就只有跪着向我磕头求饶的份!”
    “算了算了,这些许小事何须挂怀,咱们读书人不能跟这些下贱之人相比,宰相肚里能撑船呢。”表字黎云的读书人劝解那叫清涧的读书人,两人径直驱马到了城门洞口,才又不甘不愿地翻身下马。
    不是有人强行要他们下来,只是安宁县的城门洞就只有那么高,如果非要骑着马冲进去也不是不可以,但那就得低下他们的脑袋——他们可是读书人啊,读书人那是能够随便低头的么?
    “咱们这是选去哪里呢?”
    “当然是先去县学看看。”黎云牵着马,两眼扫过沿路那些屋舍行人,低声道:“此处果真是差劲,却能出个神童,当真是怪了。”
    “可不是么,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人杰地灵有神童,我怎么就看不出这里人杰地灵呢?”刚刚受了城卫兵侮辱的黎云心中仍旧不忿,可惜朝廷虽然优待读书人,但也不是没有限度的,你可以上堂不跪,但出门的路引却是不能少,若没有路引纵然是功名都保不住你,搞不好还会被先去了功名然后再来个流刑什么的。
    当然,帝王时代的法律不外乎是帝王意志的延伸,所以一切都可以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没有路引是触犯了律例,但是否一定要处理就看关系。
    清涧和黎云找到县学却是扑了个空,在询问之后方才知道来晚了,李洛阳人都走了。
    “黎云兄,这可如何是好?咱们可是受人之托来的啊。”
    “可不是么,李洛阳他尚未及冠怎么可以乱跑呢,真是没有一点读书人的样子啊。”
    “罢了,我们先去他家问问,看看能不能问出他去了何处,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啊。”那清涧摇着头,翻身上马,也不管这里是城中,纵马会不会践踏到行人,见他如此,黎云也是跟着上马,亏的安宁县里人口数量原本就不多,那石板路走的还算是顺利,至少没有磕磕绊绊的,一阵子功夫就到了廖家大院门口。
    随着李洛阳的离开,廖家大院基本上也就没什么人出入,大门当然是不用开启的,就连性急的清涧狠狠敲了一阵大门也没有任何动静,他才将将顺口说了一句“不会全家死光了哎哟,谁,是谁拿东西砸我?”
    一声惨叫后清涧捂着自己额头,还好没有出血后的那种温热感觉,但却疼的他有些头晕眼花,旁边的黎云狠狠甩了个响鞭,大声道:“谁?出来!藏头露尾的,算什么英雄!”
    这年头的读书人,倒是比起历史上自宋时开始那种文弱要好的多,虽说不如李太白杜工部敢于仗剑杀敌,但至少力气还是有的,而且胆子也很大,孤身单剑也敢出门,结伴而行甚至不需要书童,遇上事情自然也不会畏惧,一言不合拔剑相向的时候也不少。
    如果不是没有发现人影,黎云刚刚就是拔剑而不是甩鞭了。
    可惜周围静悄悄的,根本没人回答黎云,远处倒是有几个人在指指点点,但可以想象他们说的肯定不是什么好话,读书人啊,在武周还没有真正像后世那般,如同贵族一样了不起,纵然有了“士农工商军”这样的划分,但毕竟才将将开始,并没有真正的深入人心,真要是惹急眼了,就跟安宁县城门口的卫兵那样,让你知晓知晓,什么叫做“秀才遇上兵”。
    “真是晦气,竟然是只鸟。”
    吃了苦头的清涧终于发现是何物伤了他的,一只鸟,也是南方最常见的麻雀,不知怎地,当他看清楚是麻雀时,心中反而松了一口气——幸亏不是乌鸦。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