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218章关键是能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老子这是真沉稳!”
    米飞居然又在门口拐了个弯儿,勾着头道:“七弟说,这叫有血性,又不失赤子之心,最是难得。”
    这回是真跑了。
    林老爷子和米老爷子倒是笑了,这话不错啊,中听。
    “老米啊,得见见明七这小子,京城少见这样出色的少年郎了,难怪杨老头上赶着要收徒弟,我都动心了。”
    “不着急,这小子虽然没见过,不过他的事,我没少听,我总觉得,这小子到时候会自己跑上门来见我们,不到时候,那小子不会露头。”
    “是这个道理,你个米老狐狸,整天在外面装大老粗,贼的很吗?”
    “呸,老子再贼,能贼过你们这群扯文的?没事回你府上去,别惦记老夫的酒!”
    林老爷子不好意思的把眼神收回来,这米老头可以啊,居然把酒藏在房梁上。
    孙一鸣罕见的有些紧张,自从他把素笺教给师兄之后,师兄就笑得有些不对劲儿,这笑似乎带了危险的意味。
    池寻修长如竹的手指把玩着手里那一方素笺,笑得漫不经心,身体里的怒气一丝丝的往外涌。
    “黄舟挽,你长本事了啊。”
    孙一鸣有些不明所以:“师兄,此事……。”
    “从长计议。”
    池寻瞬间收起所有的怒气,再次风淡云轻。
    “你们兄弟七人,有五家长辈,孙家根系太复杂,此事不能说,能争取到的支持,有何家、米家、王家,黄家式微,可以忽略不计,还有林家,直接帮忙的只有这四家。”
    “所以你来找我。”
    孙一鸣真是一点都不奇怪:“师兄,这事可以让天圣长治久安。”
    “真的吗?”池寻有些漫不经心。
    “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孙一鸣很沉稳,做很多事情都有把握,京城七公子当中,他是最当之无愧的大哥,只是在面对池寻时,孙一鸣无计可施。
    这个师兄,总是让人看不清。
    只是他对他这个师弟,有求必应的不少。
    “你回去吧。”池寻下了逐客令,孙一鸣只能离开。
    黄舟挽在自己院子里弹琴,“嘭”,琴弦就这么断了。
    “多事之秋。”
    天边夕阳将尽,冷风,琴弦断,这意头看起来真是不怎么好。
    “秋日多瓜果,丰收之秋。”
    黄文举来了,一身暖青衣衫,趁着夕阳余晖,竟然格外的温暖。
    “好好的秋日,不过是断了琴弦,有什么感伤的。”
    说着竟然递上来一盒荔枝,黄舟挽无奈的笑笑。
    “哥哥也做起这借花献佛的事。”
    关键是这花儿本身就是她的。
    黄文举被逗笑了:“怎么能叫是借?这花儿再好,也是哥哥惦记妹妹,亲自提着,护在怀里拿回来。”
    漂亮的食盒,一打开,果然丝丝冰寒之气。
    一颗颗圆润的荔枝个头喜人,看起来就有食欲。
    “就今天,就这一会儿,忘了那些人,当哥哥的妹妹,我们兄妹两个还像小时候那样,坐在树下分东西吃。”
    黄舟挽动作一顿。
    小时候,黄文举和黄舟挽这一对小兄妹,关系就很好。
    黄府在京城低调,有些外地稀奇的吃食,黄府不会刻意去抢购,不过家里有孩子,还是会买来一些,分给二房一些,黄舟挽兄妹也没剩多少,他们那时就喜欢躲在树下一起分着吃。
    其实大人都是给了两份,黄舟挽从小就嘴巴馋,自己那一份吃得快。
    黄文举是一个好哥哥,总是把自己那一份藏起来,等妹妹吃完了,再拿出自己的过来逗妹妹,兄妹二人玩闹一阵,他就把自己的分出来给妹妹。
    “你要叫哥哥,叫我大哥,不叫不给东西吃。”
    小小的少年举着盘子,顶在头顶,很认真的给妹妹讲道理。
    黄舟挽那时候很天真,咬着手指头,眼巴巴的看着大哥。
    ……
    “那时候真好。”
    黄舟晚眉眼温暖,最小的时候,她有些胆小,还被二房那一对兄妹欺负过,大人们不太管小孩子的事,大哥帮她打回去。
    谁欺负黄舟挽都不行,黄文举什么都不管,谁抢了黄舟挽的点心,碰掉了她的小手帕,或者走路不小心踩了她,黄文举一路把人揍一顿,不服都不行。
    没人敢欺负的黄舟挽,这才慢慢胆子大了,渐渐的有些无法无天。
    如果真是这样一路长下去,黄舟挽或许会长成一个刁蛮的大小姐,可是黄振夫妇却出了事。
    “妹妹,大哥一直都在,别怕!”
    黄文举眉眼坚毅,他日夜不缀的努力,再加上杨山长神出鬼没的指点,进步飞速,几乎一日一个模样,前天甚至还跑到偏远的京郊,只是一天一夜就回来了。
    只是回来之后,黄文举又把自己关了起来,写了一片文章,递给杨山长,杨山长稍后没说什么,只是把那文章给了杨凯,然后把自己孙子也踢去京郊历练。
    今日清晨,南山书院的公示墙上便放上了黄文举的文章,只是重新找人抄录了一份,也没写作者。
    民间疾苦自然要关心,但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读书人固然是凌云壮志的多,但是更多的人考虑的还是自身的利益,以及家族的利益。
    文章已经贴了出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该惊醒的人自然是会警醒。
    书院从来都是给你一块敲门砖,至于你拿着它要敲什么门,还是看自身。
    黄文举是愿意做实事的人,这一点,杨老山长很是欣慰,这徒弟没收错。
    前一段时间,黄文举一直对黄舟挽抱着愧疚,他这当哥哥的,没照顾好妹妹,反而让妹妹一直在外奔波。
    警醒之后,黄文举的眼光格局得到提升,不然黄舟挽那一幅画,也不会是他率先看出问题,盛世之中,人们或许不缺少衣食,但是不读书识字,天圣很容易乱套。
    黄文举当年是跟着自己爹娘见识过边塞风情的孩子,那一段记忆被埋在脑海深处,被觉醒的黄文举挖出来。
    专属于黄家的那一颗心醒来,黄文举有自己的济世救民的胸怀,黄家先辈的精神感召了黄舟挽之后,又唤醒了黄文举。
    怎么能忘了?爹爹娘亲还在时,每一年他们都要在祠堂发誓,黄家为的是这天圣众生。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