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849章:未死休定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周憬慨然道:“比干,古之忠臣也,神而聪明,其知我乎?后三思乱朝,虐害忠良,灭亡不久矣。可悬吾头国门,观其败也。”
    言毕,刀尖往前一送,一股鲜血喷出,顿时死于非命!
    崔耕当然明白,周憬所谓的“可悬吾头国门,观其败也”是取的,伍子胥眼悬国门之典,表达自己死不瞑目忠贞愤慨之意。
    但是,那岂不是同时表明,李显跟昏君吴王夫差差不多吗?虽然李显那两下子还不如吴王夫差呢,但你也别说出来啊!
    “唉,这帮子清流,空有一腔热血,死谏都谏不好,凭什么跟武三思斗啊!”
    崔耕暗暗腹诽了一句,命人把周憬的尸首装殓起来,抬着棺椁前往含元殿复命。
    说来也巧,在皇宫门口处,整好和武三思的队伍撞上了。
    武三思皮笑肉不笑地道:“哎呦呵,这不是崔尚书吗?怎么?陛下让你抓的人犯呢?”
    崔耕道:“人犯自尽了。”
    “自尽了?恐怕是杀人灭口吧。啧啧啧,我说崔相,可真有你的,我刚才就说,你可能杀人灭口,怎么着?你还真做了?这也太拿陛下的旨意不当回事儿了吧。”
    崔耕有李裹儿护身,还真不太在乎武三思的这点攻讦,反问道:“怎么?听德静王的意思,是抓到桓彦范了?”
    “不错,正是,带上来!”
    他微微示意,就有人推推搡搡,把桓彦范带了上来。
    武三思有“贤王”之称,必要的场面还是要做的,此时尊敬桓彦范曾经为当朝宰相,并没有上刑具。
    崔耕冷笑道:“长安县尉周憬自刎身亡,宰相桓彦范忍辱偷生。桓相,您就不觉得羞愧吗?”
    其实,崔耕倒不是真的恼恨桓彦范没骨气,关键是这事儿也太气人了——自己好不容易,促成桓彦范辞官不做,颐养天年的结局。现在可好,这位又主动回长安了,真是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一股浓重的挫败感,涌上了他的心头。
    桓彦范却不知崔耕的所思所想,傲然道:“崔二郎,老夫听说你做过一首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崔耕点头道:“不错,是有这么一首诗。”
    “那老夫就告诉你,老夫现在还没死,现在给我盖棺定论,早了!”
    言毕,傲然向宫门处走去。
    武三思暗骂一声,道:“莫非你还想凭三寸不烂之舌,让陛下回心转意不成?这老头儿莫非是读书读傻了?搞不懂啊,搞不懂。”
    崔耕也满腹狐疑,随着桓彦范往里走。
    功夫不大,已经到了含元殿内。
    出了这么大的案子,李显也顾不得给武则天送葬了,正在这等着人犯呢。
    好在这帮清流派也不是傻瓜,在张柬之的带领下,叫起了撞天屈,声称自己别说谋杀韦后了,就是谋杀武三思一事,都毫不知情。
    当然了,完全不承认也不行,现在王同皎准备行刺的心腹已经被抓了,桓彦范张贴揭帖的手下,因为郑愔的出卖,也身陷囹吾。就是袁恕己,刚才也在情急之下露了口风。
    于是乎,大家弃车保帅,声称参与这事儿的,就是桓彦范王同皎和袁恕己这三位。其余人等,都是被武三思指使冉祖雍攀诬的。
    韦后吵吵嚷嚷地要动大刑,御史大夫萧至忠据以力争。李显一个头两个大,见崔耕和武三思来了,连忙问起桓彦范和周憬的下落。
    崔耕叹了口气,道:“周憬自刎于比干庙中,临死之前,托我给陛下带个话:比干,古之忠臣也。倘神道聪明,应知周憬忠而死也。”
    他终究是没按照周憬的原话复述,用了比较温和的说法。
    还是那句话,李显本身既有治国之能,又颇为聪明,只是一涉及到韦后和女儿们,就精神不大正常,非常容易做出昏聩的决定。
    听崔耕这么一说,李旦默然良久,道:“人死如灯灭,葬了吧。”
    然后,又道:“桓彦范呢?”
    武三思回道:“就在宫外候旨。”
    “宣他进来。”
    “是。”
    脚步声声,桓彦范昂首阔步,走入了殿内。
    他跪倒在地,道:“草民桓彦范参见陛下,不知陛下宣召微臣,到底所为何事?”
    “哼,你的心腹手下在朱雀街上贴了几百张揭帖,都已经被朕的禁卫抓获。人证物证俱全,你还有何说?”
    “哦,您说的是这事儿啊。”桓彦范老神在在地道:“不错,这事儿是老夫干的。不过,宫闱秘事,老夫是怎么知道的,您就不好奇吗?”
    李显当然知道,这些事儿都是真的,他猜测,可能是驸马王同皎买通了部分太监,才能写的这么详细。
    当然了,现在李显总不能承认此事,他怒道:“这当然都是你这老贼胡编乱造的!”
    “胡编乱造的?”桓彦范眉毛一挑,道:“不管陛下信不信,老臣要告诉陛下,这些宫闱秘事,都是出自郑愔之手。至于郑愔是如何得知此事的,陛下不难想到吧?”
    “你是说朕的皇后,自己拿起屎盆子往自己的头上扣?实在是丧心病狂!”李显勃然大怒,道:“来人,把这老匹夫拉出去,杖毙!”
    “且慢!”
    桓彦范忽然站起来了,抱拳道:“老臣自知今日难逃一死,但不想孤身上路。陛下,您就不想知道,我真正的同伙,到底是何人吗?”
    “到底有谁?”
    “老臣愿与冉祖雍当面对质!”
    “准!”
    一股不祥地预感,涌上了冉祖雍的心头,道:“桓老头儿,刚才我说的那些人,都参与了秘议谋乱之事,你有啥要跟我对质的?”
    “全部参与了秘议?”桓彦范一边往前走,一边冷笑道:“老夫可不这么觉得,比如说,殿中侍御史王伦,就从未参加过什么秘议谋乱!”
    冉祖雍微微一愣,道:“王伦是谁?刚才我没说啊!”
    “你现在不就说了吗?”
    “啊?”
    就在冉祖雍一愣神的功夫,桓彦范已经飞身而起,冲着他扑了过去。
    就在电光火石之间,桓彦范左手一托冉祖雍的下巴,右手掰住他的后脑勺,猛然间一用力。“咔吧”一声脆响过后,冉祖雍身子一歪,倒伏于地,显然已经不活了。
    厉害啊!
    崔耕心里一紧,陡然间想起一个自己一直忽略的事实——别看桓彦范一直坐大理寺少卿,但他是武将出身!
    史载,桓彦范少年时,慷慨任侠,慷慨豪爽,以恩荫调任右翊卫。右翊卫是干什么的?天下十二卫之一啊!
    后来,桓彦范是受了狄仁杰的赏识,才弃武从文,被封为监察御史的。然而,就是弃武从文之后,他还“不甚喜观书,所志惟忠孝大略。”,一个军转干部的形象,跃然纸上。
    怪不得桓彦范都五十多岁了,赵履温还要用两个美婢贿赂他呢,人家老桓头身体好,真能用得上。
    怪不得他今天说自己还没到盖棺定论之时,原来是早就打算好了,要拼了性命,力挽狂澜!
    崔耕心中暗想,好英雄,好汉子,桓彦范不愧是史上有名的“五王”之一啊,俺崔耕之前小瞧你了!
    控告张柬之等人的案子中,郑愔不能露面,他一露面,就牵连到了韦后的栽赃陷害。李俊的消息,据说是得自冉祖雍的口述,也不足为凭。
    唯一的人证,就是冉祖雍了。
    现在他这个关键证人一死,我倒要看看,李显如何定张柬之的罪!
    壮哉,桓彦范,今日之举,实乃神来之笔!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