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58章 太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回到麟嘉十八年,当年瘦弱的少年已长成,而当年明媚的少年已缠绵病榻。
    云来很是诚恳,“我的命,是殿下救的,没有殿下,属下不会站在这里。救命之恩,没齿难忘。属下孤身一人,唯有殿下,值得属下效忠。”
    周元宁沉默了许久,四周寂静。良久,周元宁才开口,“你先下去吧,容孤好好想想。”
    的确,就像云来说的那样,里里外外都找不到凶手,最有嫌疑的就是为周元宁做甜点的佩秋,只有她,能躲过侍卫的探查。也只有她,能悄无声息地将苦白蹄混入食材中。
    可是,如果连佩秋都不能信任,周元宁还能相信谁?她知道周元宁太多秘密,她又能成为谁的棋子?
    思忖间,夜已深了,周元宁唤过佩秋,“佩秋,明日,孤想和吴成去趟国子监,你记得准备准备。”
    佩秋收拾着床铺,笑着说,“明天是什么日子,殿下怎么想到去那儿?”
    周元宁坐在窗下,望着窗外摇曳地树影,“你忘了,姜太傅的生辰,孤也好几年没见过他了。”
    佩秋忙说,“瞧奴婢的记性,浑忘了,奴婢这就去准备。”
    是啊,周元宁有多久没见过姜太傅了。麟嘉八年,姜太傅辞去太傅之职,决定去国子监当个教书匠。皇帝挽留不得,只好在麟嘉十年春,全了姜太傅的心意,任姜太傅为国子监祭酒。
    姜太傅虽没了太傅之名,但在周元宁心中,姜太傅不愧是大儒,知识渊博,因材施教,担得起周元宁叫一声老师。
    自姜太傅到了国子监后,每年,三人都会在姜太傅生日那天去趟国子监。只是,前两年,周元宁去了江州,没能去成。今年,周元宁回来了,而王景略去了边疆,也只有周元宁和吴成两个了。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周元宁带着云来先到了吴家。吴成起的也早,一早就在门口等着,一见周元宁来了,立马迎了上去,“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呢。”
    “一年也就这一次了,”周元宁往吴成身后看,见吴成身后空无一人,“吴恒还不愿去国子监吗?”
    吴成一甩衣袖,“随他去,我能说的都说过了,他自己不愿意,我还能硬拉他不成。”
    周元宁见这情形,只得换上吴成的马车,向着国子监出发。
    吴成坐在马车里,感慨道,“诶,你好久没见过姜太傅了吧,姜太傅这两年身子愈发不行了。”
    吴成向周元宁诉说着姜太傅的近况,“去年冬天,太傅出门的时候摔了一跤,这都小半年了,走路还是不稳,还得有人搀着。”
    周元宁也很担心,“太医怎么说?”
    吴成气愤地说,“什么太医,一群庸医,这么点小伤还拖那么久,一点用都没有。”
    周元宁白了吴成一眼,“你怪那些太医有什么用,伤筋动骨一百天,姜太傅年纪又大,也是难得好啊。”
    吴成沉默不语,他也知道,自己又犯脾气了,迁怒了旁人。可在周元宁面前,他总觉得自己还是当年调皮的样子。只是,自己健健康康地长成了,周元宁只能坐在马车里,看着外面的风景。
    国子监坐落在京城东城区,周元宁和吴成到的时候,学生们才去上第一节课。周元宁和吴成正好乐得清净,下了马车,在国子监里随意散着步。
    吴成饶有兴致,“你说,当年,要是我们也到这里上学,会变成什么样子?”
    周元宁抚摸着青色的墙壁,感受手指尖触碰到的粗糙,“这里,我是不会来的。”
    吴成苦笑一声,“也是,你是什么身份,国子监这种地方,你来干什么。”
    周元宁有些奇怪,吴成今日怎么有些反常,“你今天怎么了,我哪里惹你了?”
    吴成没有理会,直接走进姜太傅居住的小屋里去。
    “老臣,”姜太傅一见周元宁,忙要下跪请安,周元宁上前扶起,“太傅,今日不论君臣,只论师生情谊,今天是您的好日子,学生特来祝贺。”
    “进来吧,也就殿下记得老头子的生日,”姜太傅请周元宁进了自己的书房,“殿下,寒室简陋,先饮一杯薄茶吧。”
    周元宁忙推辞,“太傅,听说您的腿伤还未好,您就歇着吧,我和吴成也不是外人,都是来给您祝寿的,怎么好让您招待呢?”
    吴成也劝道,“姜太傅,您要是再这样下去,我俩就都走了啊,这礼物您也别想要,还有景略从边疆带来的宝贝,您也别想要。”
    姜太傅一听这话,也就坐了下来,“既然殿下开口了,老朽也不托大了。”
    周元宁拿过一个包袱,递到姜太傅面前,“太傅,我去灵兴寺这几年,寻了些佛经,太傅您要是不嫌弃,就收下吧。”
    姜太傅是个嗜书如命的人,周元宁带来的又都是出自大师之手,这些书,正好中来姜太傅的下怀。
    “太傅,您也别光看他的,您看看我带来的。”吴成不甘示弱,也拿出自己带来的两个锦盒,一个是他带来的,另一个,则是王景略派人从边疆送来的。
    姜太傅先打开了吴成的礼物,是一方燕子石砚。这石上的三叶虫形体清晰,状如春燕穿柳,色泽古雅,资质温润,纹彩特异,一看就是好砚。
    姜太傅爱不释手,吴成又说,“太傅,有了好砚台,怎么能缺了好墨,您再瞧瞧这个。”
    姜太傅打开另一个锦盒,盒中卧着的正是一块徽州墨。徽州墨天下闻名,一块值千金。墨色黑而有光,墨质坚如宝石,一望,就是一块好墨。姜太傅更是喜不自胜,看着砚台,又摸着那锭墨,眼中渐渐有了泪光,“殿下,老臣实在惭愧啊,怎么能让殿下费那么多心思。”
    周元宁浅笑道,“太傅,我可只送了佛经,他俩送的礼物,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您可不要把所有功劳都推到我身上啊。”
    姜太傅抚摸着胡子,笑道,“那老夫就多谢了。”
    三人谈笑间,提及了当年之事,吴成满是叹息,“太傅当初何苦辞官?您身份摆在这儿,还怕他们?”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