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27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不管是镇守将军,还是路过的什么将军、大将军的,都没有邀请过。
    王珺还是头一个。
    “那真是我们家王将军的荣幸啊!”温润乐了:“怪不得,你们不知道将军出行,是要带亲卫的,平时他都是一百个亲卫不离身的,这次也是怕人太多,才带了三十几个。”
    “平时也没什么人去关注将军府,上一任的镇守将军,也跟我们和不来。”张家主明显是常来这里,带着他们进了楼院之后,就直奔二进,在那里的三层楼院,是最好的观赏位置。
    而在中间有一个很高的舞台,两边的楼院一层,成为了化妆间,因为温润看到来来去去的人,进去的时候,都清清净净的,出来的时候,基本上都漂亮好几分,化妆了嘛。
    他们上了三楼,才发现这楼院有多大。
    外头的广场大,里头的空间也不小,中间是一个数人合抱粗的铜柱,正在散发着热度,原来这是一个炉子,只是在底部烧了炭火,导热性能好,这么一个不断发热的东西,将这五层飞檐峭壁的楼烧的热热乎乎。
    四周一圈儿的座椅和桌子,铺设都很豪华,张家主领他们去了正中间的位置:“这是给王将军安排的位置,旁边的是给温雅士的,你们这么多人,坐得下吗?”
    作者闲话:
    江湖家里全都小阳人儿了,大家也多加小心,病了不要怕,重感冒而已,大家好好吃饭吃药,休息,多喝温开水,姜汤也行
    第267章 瞎啊?
    “我们不坐,哪儿有主将在座,我们也跟着坐下来的?”小文歪着头,奇怪的看着张家主:“这不是乱了规矩么?”
    “不是,这可是要到半夜才结束,你们这么站着,站一天半宿啊?这可不行,人还不得累死?”张家主顿时惊讶了:“就连这里的下人,都是三拨人,上午,下午和晚上,都是不同的人伺候,不然扛不住。”
    这可是真事儿。
    再说,他们连歇口气都没地方歇去。
    “将军。”一听要站这么久,秦副将先沉不住了。
    他看向了王珺,要小文他们站一天半宿,这是要体罚还是要干啥?
    “不用他们站那么久,我看后头有空位。”温润道:“三十几个人,除了你们几个副将之外,让小文把人分为三组,一组十个人,站半天,然后轮班去吃饭,回来换一组站,晚会再换一组,小文也坐着吧,你多注意一下前方就行了。”
    因为王珺的左边,坐着梁二,右边是秦副将他们。
    温润那边就有意思了,温润跟五个学生,分在两边儿,中间坐着的是王玫小姑娘。
    六个人正好分开,紧挨着王玫小姑娘的是王珏跟王瑾。
    前面还放下了青纱帐,这个东西极度透明,外面看清濛濛的,看不清楚里头的人,但是里头的人看外面是没问题的,小姑娘单独坐在青纱帐里头,两边儿都是亲人,后头也有熟悉的人照顾着,可开心了。
    看什么都新鲜,可不是新鲜么。
    “这样安排就好多了。”张家主也觉得让人标枪一样的站上一天半宿,太累人了。
    不过他这么说,倒是让王珺跟温润觉得,这人不错,不愧是百年大族的族长,
    “是啊,这样就不用那么辛苦啦。”温润也觉得挺好。
    “安排好了,我就去我的位置上了,有什么事情,那边有人在,可以喊他们来。”张家主还说了说这里的规矩。
    无非是一个台面有八个人伺候,一个管事的,七个负责伺候的,这一个台,也就是两个座位而已。
    这里的桌面上,已经摆好了茶壶,茶碗,点心,果盘等等。
    琳琅满目,别说这些了,一会儿中午和晚上,都有饭食呢。
    没这么多人手,伺候不过来。
    温润送走了张家主,才坐回来。
    “哥夫,这是开口笑哎?”王玫小姑娘指着一盘点心道:“这是……什么点心?”
    “这叫蜜三刀。”温润给她说了蜜三刀的典故:“这可是一道名点。”
    他说的是两个典故。
    一个就是关于蜜三刀跟苏东坡的关系,还有一个是另外的版本。
    相传北宋年间,苏东坡在徐州任知州时,与云龙山上的隐士张山人过往从甚密,常常诗酒相会。一天苏东坡与张山人在放鹤亭上饮酒赋诗,苏东坡抽出一把新得的宝刀,在饮鹤泉井栏旁的青石上试刀,连砍三刀,在大青石上留下了三道深深的刀痕,苏东坡十分高兴。正在这时,侍从送来茶食糕点,有一种新做的蜜制糕点十分可口,只是尚无名称,众友人请苏东坡为点心起名,他见糕点表面亦有三道浮切的刀痕,随口答:“蜜三刀是也。”
    后来,经苏东坡亲自起名的“蜜三刀”名噪一时。
    还有一个典故就是每块三刀上方的三道刀痕,故取其名。并讲一典故:据说苏南人和苏北人曾经交流面点的制作方法,相互都留下一手,苏南人没有传授苏北人怎样制作董糖(和董小婉的渊源这里不提)。苏北人也没有教苏南人怎样制作三刀(看似简单的三刀也有其繁复的配方和程序)。三刀规规矩矩、方方正正,表面密密麻麻镶了一层白芝麻,密里透亮,大方坦然,内心实在。时过境迁,多少实在的点心都变了。只有三刀,以不变应万变,老样子。
    讲完之后,身边的孩子们都觉得长了见识,突然有一个讨厌的声音,插了进来:“原来蜜三刀,有两种来历啊!”
    温润扭头一看,顿时皱眉了:“藏头露尾,不是君子所为。”
    “学生只是路过此地,听见了大人的高论而已。”文大才子,带着几个人,穿着棉质的青衣直缀,一步三摇的站在温润他们的身后。
    “那听完了,是不是可以走了?”王珏毫不客气的撵人。
    “王珏贤弟这也太小气了吧,我们不过是来……。”这人话还没说完,就被王瑾打断了:“不过是什么?我们这里有女眷,眼瞎啊?还往前凑?找打就直说,我大哥那边有的是亲兵,打不死你们。”
    阿珍姨她们几个也是跟来看热闹的,但同时,她们都是围着大小姐的人形屏障。
    一看到有外人来了,一个个将大小姐围了起来,何况有青纱帐在,这一看就是有女眷在的地方。
    真的跟二少爷说的那样,是个睁眼瞎。
    这都看不出来,这里有女眷在!
    “女眷?王将军不是跟温雅士……是契兄弟吗?”文大才子这嗓门儿,可够大的啊。
    “既然知道我们是结契的兄弟,就该知道,我现在是王家人。”温润没好气的道:“我是孤身一人无所谓,可王家有王家大小姐,你鼻子上头那两个眼珠子,是喘气用的吧?”
    温润的声音更大,而且骂人没带脏字儿。
    立了青纱帐的都是带了女眷来的,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
    “那怎么不跟王将军坐在一起?”旁边有个白目的家伙,还来了这么一句。
    “你觉得,那边合适吗?”杨木指了指那边:“王将军身边光是副将、先锋等等就好几位陌生的男人,周围都是亲兵,全都是男的,就她一小姑娘,坐在里头,你家的女眷,想必不会在意男女之别。”
    这说话也够给劲的,把那个人噎了个半死。
    谁敢说,自家不在意男女之别?那是乱家!
    王将军那边的确是人多的很,而且不论是副将、裨将、先锋还是亲卫,都是男人。
    这边是带着女眷的,哪怕是仆妇,都带了七八个,就为了照顾小姐一个人。
    当然,都是跟来看热闹的,也不是所有的仆妇都想来,其他人更想出门去溜达溜达,将军府的下人,轻易也不出去。
    今天就当是休假了,仆妇们也能成群结队的出门去。
    文大才子这才发现,自己这边不占理,赶紧低头道歉,他可是有前车之鉴:“对不起,大人,我们这就先过去了。”
    拱拱手,行了一礼,就带头走了。
    温润叫大家都坐下来:“看清楚了吧,这就是不谙世事,不会看人脸色的家伙,再有才,也是让人讨厌的存在。”
    “这人真没眼色,家里人怎么教导的啊?”王玫小姑娘不乐意了:“明明看到青纱帐了,这有女眷呢,凑过来干什么?当自己是个不满七岁的小孩子吗?”
    “看看,妹妹都生气了。”温润道:“以后你们可得注意,不要做这样讨厌的人,知道吗?”
    “知道了!”不止是学生们,下人们也觉得受教了。
    这人也太没眼色了,连他们都知道,这地方不能乱闯。
    大概是真的觉得这种情况不太对,不一会儿,不少人上来,给每一个青纱帐那里,又围了三方屏风,这样的话,就算是人少,也看不到里头了。
    另外就是竖起来屏风,总是比较醒目的,比青纱帐更醒目的存在,总不能当睁眼瞎了吧?
    文大才子看到这样的举动,脸色就不好看了。
    他身边的那位更生气:“这是什么意思?”
    “还能是什么意思?刚说过了话,就成了这样!”另外一个人也很生气的,但是有自知之明,人家这就是警告他们,不要瞎捣乱。
    “好了,不要说这些没用的了,一会儿开场了,找机会,让他们出丑就是了。”文大才子雄赳赳气昂昂的道:“中午记得送酒过去,人喝多了,什么丑态都会露出来,先找点什么事情,缠住他们,再找人起哄,让他出风头!”
    “什么?”
    “让他出风头?”
    “你们懂什么?”文大才子十分有把握的道:“让他出风头,爬得越高,摔得越重。”
    “哦哦哦,好的,好的!”众人恍然大悟。
    温润还不知道,自己又被人算计了,这会儿,人来的多了起来,也有女眷派了仆妇来给王玫小姑娘送信儿的,女孩子们之间的通信,叫花笺。
    花笺,古代笺名。
    精致华美的信笺、诗笺。古文人雅士往往自制笺纸,以标榜其高雅,不入俗流。有的上饰有各种纹样。
    今人少见有自制者,古笺甚是难觅。
    纸之精致华美,尺幅较小者,叫“笺”。
    笺纸用作书札,称“信笺”;用以题咏写诗,名为“诗笺”。
    而到了这个时候,女孩子们之间的笔墨往来,也叫“花笺”,只不过是粉红色的那种,少女感十足。
    也有玫红色的帖子,那是已婚少妇们用的多,正红色的是夫人们,大红色洒金的那就是老夫人们了。
    女眷们之间鸿雁传书,仆妇们满地跑,等到日上三竿的时候,就有一老者,被一个童子扶着,上了台子,台上已经放了琴桌,焚了熏香,并且老者净手过后,才让童子将自己背着的古琴放在了桌上。
    老者须发皆白,自有一股风雅的气度。
    有个小厮送了果盘上来,温润问他:“这老者何人也?”
    “此乃老琴翁,弹琴一甲子了,每次歌舞伎会,他都是开场的那位乐师,一曲《高山流水》,寓意着得遇知音。”小厮乐呵呵的道:“这是我们歌舞伎会的传统了,他的徒弟,以后也会继承他的这一职位。”
    说白了,这都传了三代,老琴翁的师父,就弹了很多年,轮到老琴翁,又弹了一甲子,不知道他的徒弟,能弹多久?
    作者闲话:
    昨天晚上妹妹发烧了,忙活了半宿,姜汤这几天喝的江湖都不想再喝了,它对预防有没有效果,江湖不知道,但是快把自己的宫寒喝好了……
    第268章 秦王破阵乐
    老琴翁操琴开始,众人就不再大声说话了。
    等到一曲弹奏过后,送了七八个花篮上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