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慕林 第41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万隆回北平之后,去了城郊的驻军军营挂职历练。因为与同袍们混得很熟的关系,他也得到了不少外人不知道的消息,知道自打太后到达北平之后,紫禁城内外的防卫力量就加大了不少,而且加派护卫人手的不仅仅是太后所住的慈宁宫一带,连正路三大殿以及附近的宫殿,也都添了不少人。他有几名熟人就是当时驻守在紫禁城乾清宫附近的。虽然当日曾经被勒令保密,但在事过境迁之后,这几名熟人面对老朋友时也松懈了不少,酒后曾经漏了口风,说起自己进驻乾清宫后不久,旁边的养心殿就迎来了住客,而且是位身份尊贵的皇子。
    而在外界的认知当中,曾经到过北平的只有四皇子,他前来北平,是在太后抵达大约一个月之后的事了。驻军早在太后到北平之前便已入驻,他们怎么可能在不久之后就见到四皇子住进了养心殿呢?
    而且据说当时这位皇子身体还不是很好,太医们天天都来,气氛很是紧张。
    万隆当日听说了这件事,就多留了个心眼,也在暗中收集相关的情报。
    万二太太北上北平为万隆主持婚礼,年前正好赶上各官宦人家派仆妇清扫紫禁城的传统活动。她心里有些好奇,便把自己的心腹嬷嬷也夹杂在万家的仆妇当中,送进了紫禁城中,而且还非常凑巧地被分配到了养心殿。
    这位嬷嬷回到万家后,就跟自家主母提到,说养心殿里有人住过好几个月的痕迹,看起来大约是从春夏之交就开始了,因为住客留下了墨宝,当中就有这位贵人在病中随手写的小诗残稿,上头没有署名,却在诗中提到了季节与时间。她把残稿夹带出了紫禁城,万二太太还好奇过是谁写的。万参议回家后发现,立刻就把残稿没收,亲自烧了,还再三嘱咐自家二嫂,不要随便做这种违反规矩的事,一旦叫燕王府知道,他会倒霉的!
    万二太太被唬住了,连忙答应了下来,过后也没跟谁提起过。只是这件事当时就叫万隆知道了,他立刻就怀疑,写诗的人是四皇子。可四皇子入住紫禁城的时间,跟小诗里提到的季节和时间对不上号吧?
    如今,万隆明白了。四皇子可能早就跟着太后来了北平,无论是小林侍卫,还是走在最后的皇子仪仗大部队,那都是障眼法罢了!他不清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却知道四皇子刚到北平时,是病过一场的。当时都说生病的是太后,但兴许太后压根儿就安然无恙,她只是为自己的小孙子打掩护而已?
    可是,为什么呢?四皇子生病又有什么奇怪的?为什么太后宁可装病,也要替小孙子隐瞒这件事?难道他的病很要紧吗?不能让外界知晓?
    四皇子既然能如常在人前说话行走,那他的病就一定严重不到哪里去。既然如此,又为什么不能叫外人知道呢?若说是他当时本该身处普陀山,却跟着太后去了北平,似乎有违圣旨,万隆又觉得四皇子不可能真的违背圣意,更别说太后还要帮着他隐瞒了。这必定也是皇帝的安排吧?那叫外人知道了也无伤大雅呀?!
    还有万四姑娘认错人这件事,她明明与四皇子本人以及小林侍卫都打过照面,她自己糊涂认不清就算了,四皇子与小林侍卫就真的全无察觉么?他们身边的人就没发现万四姑娘认错了人?可即使如此,他们也没有明确告诉万四姑娘真相,到底是在顾虑什么呢?
    万隆并不打算为自己的嫡妹打抱不平,但他觉得这里头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隐秘。
    他当然不会贸然把事情捅穿,毕竟他如今已经靠向了燕王府,而燕王府显然又是支持四皇子继位的。他不可能蠢到挖自家的墙角。只不过……要是他能发现什么机会,让自己的仕途之路走得更顺利的话,他觉得也不是什么坏事就是了。
    万隆尝试着探自己妻子的口风:“二姐姐可曾提到燕王和永安郡王如今怎样了?永安郡王都要立世子了,那是不是也准备着要回北平了?那京城这一摊子事怎么办呢?燕王殿下回不回去?是不是……要等到四殿下立储之后?”
    “二姐姐没有说太多。”谢映容有些漫不经心地做着手中的针线活,“应该要等到京城的事有了结果再走吧?不过……四殿下真的能立储么?他年纪还小,听说身体也不是很好,我总觉得三殿下似乎更有把握一点,谁知道呢……”
    万隆欲言又止地看着妻子,心中暗暗叹了口气。新婚初时,他心情挺愉快的,妻子年轻美貌,对自己也算温柔体贴,岳家还如此显赫,也愿意提携自己。他实在没什么好抱怨的了。
    是的,没什么好抱怨的。就算他的妻子不够聪明,总有些古怪的想法,在日常生活中越发与他同床异梦,这都是小事,他忍耐一下就好了……
    第1550章 惊变
    谢慕林并不知道自己的话令三妹夫万隆起了疑心,甚至已经据此猜到了几分真相。
    她回答谢映容的问题时,虽然含糊其辞了些,但本意还是想要忽悠谢映容,让对方不再问下去,却并没有直接拿谎言搪塞对方的打算。
    可正因为她是这么想的,却反而在言辞间泄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让万隆抓住了一丝线索。还好万隆清楚自己的前程还要指望燕王府的提携,并不打算改变自己的立场——更别说是在妻子闪烁其辞的日常语言暗示中改变立场了。这小小的失误,暂时还影响不了大局。
    一无所知的谢慕林安心等待着四皇子立储仪式的到来。她同时也开始进行离京的准备了。收拾行李什么的都好说,倒是该带些特产回北平去给亲朋好友做手信。另外,湖阴老家那头,该联系的还是要联系的。虽说她不方便回湖阴探亲,但从京城到湖阴进行书信往来,又或是传递物品,要比在北平方便多了。她也想多打听一下族里的情况,还有竹山书院的近况等等。等回到北平,她也好向嗣祖母宋氏禀报。
    除了这些准备工作,谢慕林也没忘记时常进宫去陪太后。好不容易跟太后搞好了关系,将来离得远了,见面通信都不如眼下方便,她可不希望太后对自己的好感有所削减。能得到太后的重视与宠信,她在京城的社交圈子里轻松了许多,也没什么人敢对她无礼。这可比燕王妃在京城的处境强得多了。
    谢慕林不想走燕王妃的老路,自然盼着能保持与太后的良好关系。必要的时候,京城里这些势利眼的宗室贵妇或是勋贵皇亲,也可以成为她身在北平时的消息来源嘛。想要让这些贵妇人们给自己面子,太后娘娘的宠信是必不可少的!
    幸运的是,太后一直对谢慕林这个长孙媳妇挺喜欢的,有事总爱叫她进宫来帮忙,没事也爱叫她来宫里陪自己说话。而一直待在慈宁宫的前太子妃现大皇子妃薛氏,在太后面前的待遇却总是不冷不热的。太后既不会给人没脸,也不会特别亲近,有事会叫上她,但看到她受人冷遇,却不会特地替她解围——跟她一对比,谢慕林的待遇简直好太多了!宫里宫外人人都在说,永安郡王妃才是太后最喜欢的孙媳妇呢!
    谢慕林听了这话还有些心虚,特地去安抚了一下薛氏。薛氏心里固然是有些酸溜溜的,但想到丈夫废太子还在玄武湖的册库岛上苦熬,自己却不需要离开皇宫,依旧锦衣玉食,不做太子妃了也是大皇子妃,不管别人心里如何看待自己,在慈宁宫遇上自己就得照规矩行礼——她什么怨言都没有了,还要感激谢慕林曾经在太后面前为她说过好话,以及提醒过她,要多为自己的未来着想,而不是盲目地替不在乎自己的丈夫掩饰。
    如果当初她没有听妯娌永安郡王妃谢氏的提醒,继续站在太子的立场为他辩解,估计如今她也会被送到册库那儿去吧?那可就糟糕了,因为废太子从来不把她放在眼里,他身边的下人也不敬重她。她无人侍候,衣食简陋,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死在岛上了吧?哪儿象现在,她住在慈宁宫中,身边有宫人内侍环绕,身体有恙了,随时可以传太医来。没有太医可以在太后眼皮子底下怠慢她。她如今的日子,过得比当初在东宫做有名无实的太子妃还要好呢!
    当认清了自己的处境之后,薛氏对谢慕林也就越发亲切友好了。她知道太后其实不喜欢自己,但却很喜欢谢氏。只要她与谢氏交好,太后也就会爱屋及乌了吧?相比之下,其他人的态度其实并不重要。在这后宫之中,只要太后愿意庇护她了,那就谁也不能踩到她头上。她只需要关心太后、永宁长公主与永安郡王妃的想法就好,就连乔贤妃,也只需要殷勤守礼便可,不需要特地用心去巴结。现在去巴结乔贤妃的人也太多了,自己不去随大流,还能显得自己更有气度些呢!
    自认为很有气度的前太子妃薛氏,在谢慕林三月初一当天进宫陪太后的时候,十分友好地凑过来跟她聊起天来了。
    主要是想打听谢慕林几时会离京。
    薛氏身在慈宁宫,不必特地去打听消息,也会有各种小道传闻钻进她的耳朵里。她早就知道永安郡王要被正式册立为燕王世子了,心里有些担忧,一旦谢慕林成了燕王世子妃,跟着丈夫返回北平,她在这后宫之中便少了一大助力。到时候,万一她不慎说错了话,惹太后不喜了,又有谁会替她说情呢?
    谢慕林的注意力都在今日的大朝会上,关心皇帝正式下旨册封四皇子为储君一事,是否会顺利进行。对于薛氏的担忧,她觉得前者有些杞人忧天了。只要薛氏自己不作死,偶尔说错几句话,太后也不会拿她怎么样的。就算挨几句骂又能如何?她又不是宫女太监,太后难道还能打她吗?顶多就是过后赔赔小心,哄哄太后高兴。太后的脾气还是挺好的,不会不给处境艰难的孙媳妇面子。
    薛氏主要是心里没底气,宫里宫外无依无靠的,才会总是想太多,生怕一不小心得罪太后罢了。她从前还是太子妃时,也没少气着太后,当时她可不象现在这般战战兢兢的模样。
    谢慕林低声安抚了她一番,便看到慈宁宫总管太监面色难看地急走进殿,连忙住了口,转头望向总管太监。
    总管太监跪在太后面前行礼。太后肃然摆摆手:“这时候就不要讲究这些繁文缛节了。你忽然这般模样跑过来,难不成是前朝出了什么事?!”
    总管太监向太后磕了一个头,低声却又口齿清晰地向太后解释了大朝会上刚刚忽然发生的变故。
    今日大朝会,按照皇帝的计划,是要宣读册立储君的旨意,并命令礼部准备新储君的册立大典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只需要布置好会场就行,一天的时间足够了。由于仪式从简,皇帝希望整件事能显得更正式一些、更郑重一点,免得有人借机嘲笑小儿子,所以他在今天的大朝会上,召集了所有的近支宗室、皇亲勋贵、文武百官来作见证,其中就有被软禁多日的三皇子。
    这些天三皇子一直很老实,看起来已经认命了,还配合内务府,选择了自己未来开府后想要的皇庄产业,一副打算要出宫过富贵闲王生活的模样。
    然而,就在圣旨宣读之前,三皇子跳了出来,大声向所有人宣称,四皇子身体不好,命不久矣,即使成为了储君,也撑不了多久,那立他为储又有什么意义呢?!
    第1551章 发疯
    谢慕林目瞪口呆地听着慈宁宫总管太监的讲述,只觉得三皇子是发了疯。
    转头看看太后与永宁长公主的表情,也没比她好到哪里去。
    至于前太子妃薛氏,她震惊的表情甚至连五官都扭曲了。作为一个为求自保而不惜舍弃丈夫和娘家的理智派,她大概完全无法理解三皇子在想什么吧?
    谢慕林同样理解不了。说真的,皇帝对三皇子这个儿子很不错了。虽然把人软禁起来,押走了他的所有亲信侍从,连他的亲生母亲也送进了冷宫,但至少皇帝还没给三皇子定什么罪名,甚至还让工部为他在宫外选址建府,显然是打算在册立完储君之后,就让这个儿子出宫建府,做个富贵闲王的。哪怕三皇子一辈子无法掌握他想要的权力,至少也能保有一世的富贵尊荣。
    三皇子对自己的父亲可没多少孝心,为了争夺皇位,他不知算计了皇帝多少回,根本不顾皇帝的身体如何,心情如何。他还拉拢了许多武将,也不知是不是在打宫廷政变的主意。他都做到这个地步了,皇帝还打算让他安享一世富贵,真的是个十分心慈手软的慈父了!
    三皇子如今右手有伤,无法写字,作为皇位继承人已经失格,又因为做事方法过于势利无情,得罪了最重要的支持者萧家,曾经支持他的人,在他受伤后纷纷袖手。他眼下根本什么依仗都没有,聪明人都知道该怎么做,哪怕是不甘心就此放弃野心,屈居人下,也会先选择退一步,作出示弱、认命的样子,等待以后有机会了再想办法东山再起。
    可他现在算什么?破罐破摔了吗?在大朝会上对所有人宣称四皇子身体不佳,活不了多久,对他自己又有什么好处?!难不成他觉得,只要四皇子身体不好,他就能上位了?!
    就算原本有这样的可能,当他亲口在所有人面前宣称这种事之后,这种可能也就消失了呀!他是不是觉得大朝会上的参与者们都是傻瓜?!
    慈宁宫的总管太监一边擦着汗,一边向太后禀报着自己收到的消息。简单地说,就是三皇子列举了几次所谓四皇子“中毒”的例子,从四皇子离宫前往普陀山之前差点儿发生摔马的意外,以及乔贤妃宫中小厨房的中毒事件,再说到四皇子北上途中被人下毒,还有他在北平治疗期间的不顺利,而后又有他回到京城皇宫后遇到的“中毒”事件,再到他在扬州行宫居住期间,有人在何家上供给他的点心中下毒一事……等等等等。这其中有真有假,有些甚至连皇帝与四皇子本人都没听说过,但三皇子说得出很多细节,感觉不象是编造的。
    群臣们听着,也觉得三皇子的话挺真,但也不觉得他说的全都是实话。
    三皇子一直推说给四皇子多次下毒的犯人全都是听从废太子之命行事。可废太子让人秘密给幼弟下毒,怎么朝中重臣们都不知道的细节,他这个三皇子反倒一清二楚呢?况且四皇子离京期间,其实是三皇子最活跃的时候,当时都已经有传闻说他才是皇帝看重的新储君人选了。废太子即使真要铲除异己,也该先对他下手吧?怎的还偏偏盯紧了不在京城的幼弟了呢?
    内阁的重臣们都知道三皇子威胁东宫的王氏向废太子吹枕边风,利用废太子的手下去刺杀四皇子一事。听到三皇子如今“揭露”废太子“罪行”的说法,他们当然不会相信这真的是废太子干的。倘若这些都是事实,那必定是三皇子通过王氏,指使东宫的人去行刺四皇子,再嫁祸给废太子吧?
    否则,如何解释三皇子那么清楚四皇子每次“中毒”的细节?有些事情就连最得皇帝看重、最清楚宫廷秘密的阁臣都没听说过呀!
    但这些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三皇子声称,四皇子最近一次在扬州中的毒,其实是与废后曹氏生前给皇帝下的毒同类型的毒药。四皇子中了这种药,目前是不会显露出什么异状的,但过上三五个月,他的身体就会慢慢衰败下来,一年后便会重疾缠身,一病不起。而且这种毒还无药可解,否则皇帝如今也不会衰弱成这副模样了!
    一众重臣们抬头看向龙椅上勉强端坐的皇帝,想到皇帝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从健康的壮年男子变成如今这副垂垂老矣的模样,都忍不住打了个冷战。虽然不清楚废后曹氏是从哪里找到这种诡异的毒药,但如果四皇子真的中了这种毒,即使他今天受封为储君,在皇帝驾崩后继位登基,也撑不过一年的!
    四皇子年纪还小,都不满十五周岁,远远未到娶妻生子的时候。一旦他在登基初期便因毒素所害,身体衰败,日渐消亡,那下一位继位的人选,又该去哪里找呢?!若是因为这种事,引起皇位动荡,朝廷不安,那可就直接威胁到江山社稷的稳固了!
    一众重臣们看着三皇子形若癫狂的表情,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三皇子兴许是真的有些失去理智了,但他绝对没有发疯。他选择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不顾一切地向所有人宣称四皇子身体欠佳,就是为了让大家都认识到四皇子继位后可能会带来的风险。
    相比于皇位更迭后一年内便会发生的皇位动荡,还不如眼下直接换个储君人选算了!
    皇帝长子被废,次子出继,四子因为身体之故失去继承权,那么大家能选择的就只剩下三皇子了!哪怕他右手不能执笔,品格性情不端,好歹他是个健康长寿的人,将来能顺顺利利生下子嗣,把皇室的血脉延续下去。
    重臣们会如何选择呢?
    大朝会已经陷入了一片混乱,所有人都懵了。皇帝气得直喘粗气,指着三皇子的鼻子破口大骂。三皇子却真的一副豁出去的模样,坚持认为自己没有做错,他只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要避免皇室与朝廷因为四皇子早夭而承受巨大的风险。
    四皇子早已目瞪口呆。可在这种时候,就算他辩解自己没有中毒,也是无用的。可他敢拍着胸口让人找名医来为自己诊脉么?他自己心里很清楚,他没有中皇父所中的那种毒,可去年中的那种毒,解毒后却带来了后遗症,可能会影响他日后的子嗣。要是被名医察觉到这一点,他的处境也不会比眼下好多少。
    反正,今天的大朝会上,皇帝打算正式下旨册立储君的计划,已经不可能进行下去了。
    第1552章 混乱
    大朝会陷入了混乱之中,皇帝也被气得说不出话来了。
    然后他白眼一翻,便晕了过去。
    随后大殿里的人便陷入了更大的混乱。
    慈宁宫这边,太后听完总管太监的回报,也气得浑身发颤。等另有小太监飞奔过来禀报后续消息,知道皇帝晕过去之后,太后也顾不上再细听后面的事情了,立刻就带着人赶往西宫。
    皇帝晕过去之后,被燕王与朱瑞护送回了西宫,眼下正在接受太医的治疗。大朝会自然是进行不下去了,而两位皇子也跟着去了西宫。四皇子本来就习惯跟在皇帝身边,他跟过来自然是没问题的,可是三皇子也跟着来,就让许多人心理不适了。
    可是,皇帝在晕过去之前,并没有说出要将他囚禁起来,眼下谁还能控制他的人身自由呢?燕王倒是很想将他送回东五所,继续软禁,可他毕竟只是个藩王而已,不能代替皇帝做这个主。就算他愿意冒险,当时朝堂上还有好多宗室王爷阻止他呢。
    那些曾经支持过三皇子的宗室皇亲们,原本以为自己的从龙之功要泡汤了,为了避免新储君四皇子记恨他们,他们都打算要缩起脑袋来装一段时间老实人的。没想到在今日的大朝会上,他们会吃到那么大一个瓜,立时就打起了如意算盘。
    他们好歹曾经也是三皇子的支持者,倘若三皇子真能顺利成为储君,他们的从龙之功不就又回来了么?总好过在新君眼皮子底下担惊受怕过日子呀!
    于是,这些人重新又抖起来了。不等三皇子出言笼络,他们就自动站到了他那一边,还在燕王面前护起他来。如今皇帝当堂晕倒,身体情况也不知会严重到什么地步。倘若皇帝真个一病不起,新储君又还未册立,三皇子有心搞事的话,背后有这些宗室皇亲撑着,还真不知会闹出多少乱子。
    燕王看着这个场面,就觉得头痛。但他认为救治皇帝更重要,顾不上跟三皇子以及宗室们争论,索性就把他们放置不管了,先把皇帝送回西宫,传太医来问诊要紧。
    所以,当太后带着永宁长公主、谢慕林以及大皇子妃薛氏到达西宫的时候,她第一眼就看到三皇子站在外屋,冷笑着对四皇子放狠话。四皇子端坐在椅子上,双眼盯着前方的墙,仿佛压根儿就没听到他在说什么。
    太后沉着脸进了门,四皇子立刻起身向她行礼。三皇子略慢了一步,还特地多看了太后两眼,方才弯腰行礼的。太后一见,便知道这个孙子对自己也有了极深的怨恨。既然如此,她也不必有什么顾虑了。
    她没理会三皇子,径自对四皇子道:“你父皇如何?怎么不进里屋去陪他?”
    四殿下低头道:“太医在为父皇用针,需要保持安静。燕王叔与瑞堂兄在陪着,孙儿便留在了外头。若是孙儿也进里头去了,三哥会跟着进去的。万一扰着太医用针,对父皇可不好。”
    太后叹了口气:“好孩子,皇祖母知道你的孝心。”回头便对西宫的太监总管道,“把三殿下送回他宫里去,让人把他看好了,别随便放人出来!”
    三皇子顿时不干了:“皇祖母也未免太偏心了!四弟留在这儿陪父皇,便是有孝心。孙儿也想留下来为父皇尽孝,怎么就不行了呢?!”
    太后冷笑:“你明知道太医在为你父皇用针,需要安静,却还不管不顾地在外头吵闹不休,你的孝心在哪里?!哪怕是表面功夫,你都不愿意做,你这孩子不但冷心冷情,还很蠢呢!你留下来能做什么?生怕你父皇醒过来后,不会被你再气晕过去一回么?!”
    她沉着脸坚决要求下面的人把三皇子带走。跟着过来的臣属中,内阁重臣们都没有说话,宗室们却有人出面了:“太后娘娘,三殿下还年轻,行事鲁莽了些。如今他知道自己的错了,就不会再犯的。皇上龙体不安,还是让两位殿下都在跟前侍疾的好。万一有什么事……两位殿下也来得及听皇上的教诲。”
    谢慕林本来一直安静地跟在太后身后装壁花,听了这话就忍不住循声望过去,看是哪个宗室这么大胆,说这种话简直就象是在暗示皇帝快要死了似的。
    一看这人的脸,谢慕林顿时就明白了。这是先帝末年时依附了参与夺嫡的皇子的近支宗室,论辈份是皇帝的堂弟,只是不走运,依附的皇子早早败于他人之手,连性命都给断送了。他这个依附者虽然保住了性命,却也失去了世子之位,差点儿就被废为庶人。还是当今皇帝登基之后,为了表现自己的宽仁,大封宗室,他才重新获得了郡王爵位的。简单地说,就是跟皇帝竞争皇位失败了的人的跟班。
    可他虽然不是败在皇帝手上,却从没停止过对皇帝的羡慕嫉妒恨。眼下看到皇帝父子之间也出了乱子,就惟恐天下不乱地掺和进来了吧?可是这种人本来就没什么政治势力,今日只是来充数罢了。贸然说出这种鲁莽的话,是真觉得自己有了倚仗吗?
    太后闻言也是大怒:“靠着皇上宽宏大量方才得以苟延残喘的丧家之犬,今日也有胆量在宫中乱吠了?!左右,给哀家把这人叉出去!都当这里是什么地方?什么阿猫阿狗也敢在此叫嚣了?!”
    禁卫侍从们面对今日稍稍扳回一局的三皇子,可能会觉得束手束脚,可面对没有政治地位的落魄宗室郡王,他们却不会有多少顾虑。那说错话的郡王爷很快就被带下去了,而其他宗室们互相交换了眼色,都没有阻拦。眼下还是先确定皇帝的状况更重要,倒也没必要跟太后当场争论起来。
    三皇子不情不愿地被请走了。四皇子也终于可以松口气,进了内殿见自己的父亲。太后也带着永宁长公主进去了,谢慕林虽是女眷,可看着外头一大堆等消息的男人,想了想,拉了薛氏一把,也低调地跟进了里间。
    反正没人拦她。
    里间,皇帝仍旧躺在床上,双目紧闭,面如金纸。燕王沉着脸在床边听着太医的禀报,见太后来了,忙上前相迎,又扶着太后的手来到皇帝床边,低声将太医的诊断告诉了太后与四皇子。
    谢慕林与薛氏离得比较远,听得不算清晰,但也清楚地认识到,皇帝的身体状况是真的很不妙了。
    更要命的是,皇帝是当着所有臣属与宗室的面倒下的。如今,太医的诊断结果也会很快传到外间众人的耳朵里。这无疑会让很多人的想法受到冲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