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皇兄何故造反? 第86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尽管朱鉴不愿意承认,但是不得不说,朱仪说的没错。
    科道向来不好惹,可这一次,虽然说天子给科道擢升了品级,但是,毕竟动了他们的见谏诤权,然而科道当中,掀起的波澜虽有,却远远没有到群情鼎沸的地步,这背后,肯定是有人在暗中使劲儿。
    不过……
    “这一点,老夫的确有欠考虑,但是,言官有风闻奏事之权,如果说王文等人联起手来,便能让言官集体失声的话,那么,国公爷未免也太高估他们了。”
    说到底,朱鉴也不是好糊弄的,面对朱仪的说辞,很快,他就给出了反驳。
    “此事毕竟涉及到了言官的核心利益,就算一时压得住,可只要朝堂上有人肯振臂一呼,舆论大势一成,自然会有人随声附和。”
    这番口气明显带着针锋相对的意味。
    但是,朱仪显然也不是没有准备,直接了当的反问道。
    “舆论大势一成如何?朝中有人随声附和如何?”
    这两句质问,顿时让朱鉴愣在了当场。
    不过,他不是被问住了,而是没想到,这么简单的问题,朱仪竟然会问出来。
    “那自然是……”
    “自然是什么?”
    朱仪冷哼一声,却显然并不打算听朱鉴说完,直接打断了他,道。
    “六部七卿,内阁众臣,除了朱阁老你一个人之外,你能有把握,让谁带着这些言官出面反对?”
    “还是说,你打算再让一干勋臣出面,给言官们助阵?”
    这两句话,顿时提醒了在场的众人。
    勋臣们集体出面的情况,倒也出现了几次,但是,每一次的状况,似乎都不怎么理想。
    最严重的那次,有一个算一个,参与的人都挨了板子,这种感受,显然是没有人会想再来一次了。
    眼瞧见其他人都变了脸色,朱鉴想了想,正要开口,但是朱仪却没有给他这个机会,道。
    “好,就算你能找到有份量的大臣出面,或者,朱阁老愿意自己出面,这个权且不提。”
    “我只问一句,若是皇上就是要乾纲独断,又当如何,难不成,你觉得六科和内阁,有胆子执奏吗?”
    “而且,执奏如果那么好用的话,当初太上皇亲征,六科为何不曾执奏呢?”
    这番话说的不可谓不大胆,尤其是引用了太上皇的例子,若非是朱仪的身份,只怕也没有人敢说的这么直白。
    与此同时,这番话,也让在场所有人的,都陷入了沉思当中。
    所谓执奏,指的是不合典制的旨意,被六科封还的情况。
    这种权力,一般情况下属于六科,但是,随着内阁的逐渐崛起,一般认为,内阁也可以参与其中。
    六科的执奏,体现在诏旨形成后,内阁的执奏,则体现在诏旨形成前。
    按照朝廷惯例,经由内阁草拟的诏旨,才是符合典制的,所以,如果内阁团结起来,拒绝为皇帝拟旨,某种意义上,也能达到阻拦皇帝的效果。
    但是,这种行为,本质上属于抗旨,而且,需要所有的内阁成员同心协力,所以,到现在为止,基本上没有出现过。
    至于六科的执奏权,听起来好听,但是,也有严重的限制。
    首先,这种权力,虽然类似于唐朝门下省的封驳权,朝堂当中也惯称为封还,封驳权,但是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
    门下省有宰相之权,所谓封驳,是指驳回圣旨,由中书省重新拟定,这是门下省的固有之权,不必经过任何人,包括皇帝在内。
    但是,六科的执奏权,从名字上就就可以看出,这本质上是一种复核权。
    意思是,诏书下发到六科,由六科的官员进行复审复核,查验是否有疏漏或者不合典制之处。
    如果有的话,六科官员可暂时不予下发,持诏书进宫禀明情况,奏请皇帝是否要进行修改,此谓之执奏。
    这个过程当中,六科执行的是查验的功能,并不具备驳斥的权力。
    说白了,即便诏旨是错的,不符合典制的,六科也最多只能向皇帝申辩执奏。
    如果皇帝一意孤行,六科是没有权力驳回圣旨的。
    这是其一,也是最本质上的限制,执奏只能延缓诏书下达的流程,只要皇帝的意志足够坚定,并不能真正阻拦诏书的下发。
    除此之外,执奏权动用的代价极高。
    虽然是复核请奏,但是本质上,这也是冒犯皇权的一种举动,所以,一旦动用了执奏权,那么,负责执奏的官员,仕途必然就走到头了。
    寻常御史直言进谏,最多是惹得皇帝不悦,终还是有复起的机会,但是执奏权一旦动用,即便是此后换了新皇即位,也不会再任用这样的人。
    所以,话说到这,其实朱仪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
    “皇上如今大势已成,对科道的改革,还有杨杰之事的强硬态度,只是一个信号,这代表着,皇上觉得如今对朝堂的掌控,已经达到了可以乾纲独断的程度。”
    “这个时候,跟皇上去硬碰硬,实属不智!”
    朱仪淡淡的下了论断,停了片刻,他又看向朱鉴,道。
    “当然,如果说朱阁老能让于少保连夜回京,或者明日早朝之上,能够说动几个言官当场死谏,那倒是有几分可能,让皇上迫于局势,改变心意。”
    “只是,做得到吗?”
    朱鉴的嘴唇动了动,但是,他到底没有能给出肯定的回答。
    这两条路,显然都走不通。
    于谦就不说了,他现在远在地方,根本不可能回京,而且,就算是回京了,也不一定就会跟天子对着干。
    这位于少保,是有这个胆子的,也能劝得住皇帝。
    但是,他毕竟是天子的人,而且,在草原之事上,于谦究竟是何态度,也未可知。
    至于死谏……
    太上皇亲征的时候,都没人敢死谏,何况现在?
    话说到这,朱鉴其实已经基本打消了心中的念头,但是,他看着朱仪那张欠揍的脸,气就不打一处来,忍不住道。
    “所以,按国公爷的意思,我们就该一言不发,任由皇上乾纲独断,想做什么便做什么不成?”
    “不知道这番话,国公爷可敢当着太上皇的面说出来?”
    第948章 挽回形象
    花厅中的气氛,变得越发的凝重。
    朱鉴这话,明显是赌气说的,但是,却也不无道理。
    诚然,朱仪说的没错,皇帝如今乾纲独断,是因为有了乾纲独断的能力,强行想要阻止,难度非常大,成功的概率却很小。
    但是,事到如今,他们其实早就已经没有了退路。
    还是那句话,朝堂之上,最难更易的便是立场,如今的局面,他们不敢也不会改换门庭,天子也不可能真正信任他们。
    所以说,他们得保住太上皇这杆大旗。
    朱鉴提出的办法的确不怎么样,但是,他的方向是没错的。
    虽然说,皇帝对待太上皇,一直执礼甚恭,吃穿用度都丝毫不缺,甚至于,在太上皇屡屡有出格的举动时,也尽量退让。
    但是,事实上所有人都清楚,这对天家兄弟的关系并不好。
    而且,太上皇的存在,本身对于皇帝来说,就是一个威胁,所以,皇帝一旦彻底掌控朝堂,做到一切大事都可一言而决。
    那么,他还需不需要维持这副兄友弟恭的虚假和睦,就未可知了。
    所以说,这其实是个死结。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大势,但是,作为旧臣,他们明知道这是大势,却必须去阻拦。
    因为,他们注定会是被大势抛弃的人。
    就拿陈懋来说,当初土木之役刚刚发生时,朝廷急召他回京主持大局,虽然不曾亲自出战,但是,的确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
    从这一点上来说,他完全有机会掌管京营,成为武臣新一代的话事人。
    但是,最终他却只能当一个闲散的侯爷。
    这当中有太多的身不由己,从陈懋自己的角度出发,就算不提先皇当年的嘱托,太上皇当年对他的重用之恩,单说宁阳侯府和其他勋臣多年的交情关系,能抛得掉吗?
    陈懋是被英国公张辅一手提拔起来的,如今英国公府式微,他能眼看着袖手旁观,甚至和英国公府作对吗?
    还有定西侯府,阳武侯府这些老交情,他们都跟着英国公府主张迎回太上皇,陈懋难道要跟他们都决裂吗?
    他做不到!
    天子也清楚他做不到,所以,他注定不可能得到真正的重用。
    对于天子来说,用一个太上皇的旧臣,不确定性太多,偌大一个朝廷,不会有谁是少不了的。
    陈懋有战功,有资历,有能力,这都是优势,但都不是不可替代的优势。
    所以,天子召回了杨洪,提拔了范广,晋封了李贤。
    他们有的有战功,有的有资历,有的有能力,或者兼而有之,更重要的是,身家清白,用起来放心。
    这是先天的劣势,避免不了的。
    在场的这些人,除了朱鉴之外,基本上都是如此。
    因此,短暂的沉默之后,还是张輗开口道。
    “国公爷,你说的我等都明白,但是,乾纲独断并非是什么好兆头,不管是对朝局而言,还是为了保护太上皇,都不能让朝堂成为皇上可以一切一言而决之处。”
    “而且,既然国公爷把话说开了,那老夫今日也说几句犯忌讳的话。”
    “当初太上皇亲征,便是受了王振蒙蔽,一意孤行,就算不谈别的,单说为了国家社稷,不再重演土木之事,皇上的这般举动,我等也不能听之任之,对吧?”
    毕竟是亲家,张輗的口气还是比较温和的。
    有些事情,不提的时候是禁忌,但是真的说出来了,那股压抑的氛围反而会渐渐消失。
    他的这番话,既是在帮朱鉴说话,可仔细一品,其实还是在护着朱仪。
    要知道,土木之役,对于太上皇来说,是个不能提的话题。
    就像朱鉴刚刚说的,他们的这番谈话,私下里可以说,但是拿到太上皇面前,必定是要招致他老人家雷霆大怒的。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