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5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还是练习射击,有苏泽在一边指导看着,如果在战场上,恐怕还没射击这帮人就能把自己给废了。
    鸟铳的全部装填发射过程走下来,苏泽也需要三十秒的时间,而表现最好的卫所正卒,折腾了两分钟才射出铅弹。
    没有长期的纪律培养和工业化生产的流程思维,将不识字的农民训练成鸟铳手,实在是太难了。
    也亏得长宁卫几代百户都认真操练士兵,长宁卫也有民兵训练的传统,才能勉强凑出这七十个鸟铳手的兵源。
    这其中正卒就有四十人,二十人是苏泽训练的鸳鸯阵军余,另外十人是家老阿公召集的长宁卫青壮。
    没有被选入鸟铳手的,则编练成十一人的小队操练鸳鸯阵,林默珺已经在正卒中推广鸳鸯阵,进行过多次的操练了。
    鸳鸯阵的操练方法,林默珺也记得滚瓜烂熟了,苏泽将这些人让给林默珺操练,自己则带着挑选出来的七十名鸟铳手,来到到了校场的另一端。
    苏泽首先让人将训练用的竹枪分发下去。
    这些家伙连鸟铳射击的步骤还会搞错,如果让他们用真的鸟铳练习,恐怕不到一天这二十把鸟铳就都要炸了。
    这是苏泽用木工和石工技能制作的训练道具。
    用竹子当做枪筒,用石块配重,苏泽还制作了木质枪托和扳机,用麻绳当做火绳。
    这些训练枪除了不能发射,重量长度和造型都和真的鸟铳一模一样。
    苏泽让他们用训练枪训练发射的步骤,组建鸟铳手的第一步,自然是能将子弹发射出去。
    至于精度这种东西,那还不是这帮新手菜鸟需要考虑的事情。
    上午在校场训练完毕,苏泽中午吃了一块麦饼,又匆忙找到了长宁卫的大匠林显宗。
    “显宗叔,你能造这些部件吗?”
    苏泽拿着一张纺织机部件的图纸,递给林显宗看。
    林显宗皱眉,苏泽画的图是零件的图纸,画的非常详细,但并没有整体安装后的样子,只是这些零件有些精度要求很高,他的徒弟恐怕都做不好。
    这些零件的图纸整整画了一张纸,林显宗造过船,当然见过比这个更复杂的图纸。
    但是这么多的小零件组合在一起,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
    林显宗不愧是大匠,还是从纺轮看出了这个机器的用途。
    “这是?织机?”
    长宁卫的妇女也会纺纱,织机这个东西在长宁卫也常见。
    长宁卫用的,基本上就是黄道婆改造过的手摇织机。
    那种织布机林显宗当然会做,但是苏泽设计图的这种复杂织布机,就是林显宗从没见过的了。
    苏泽微笑着说道:“显宗叔,我要十套图纸上的零件,您能做吗?”
    珍妮纺纱机也是手摇驱动的,其实织布的原理和现在松江府用的手摇纺车是一样的,区别就是珍妮纺纱机一次性可以用多个纱锭织布,比起一根纱锭织布的手摇纺车速度快了八倍!
    这个八倍的意义是巨大的,也就是说苏泽只要打造十台珍妮纺纱机,就能抵得上普通纺车八十台的工作效率,而纺织的一大成本自然就是人工费用了,这台机器将大大的提高棉纱的织布效率。
    而机器生产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只要掌握了机器,就能掌握生产资料。
    这和手工业生产的模式是完全不同的,比如苏泽精制盐,制造白糖,其实严格来说只是一种作坊,并不是“工厂”。
    对于别人来说,苏泽精制盐和糖靠的是所谓“秘方”,他能制造出更纯的盐,更白的糖,靠的是关键的几项“手艺”。
    特别是精制盐的最后一步去苦味的方法,说出去并不复杂,任何人都可以跟风制造。
    这也是为什么苏泽至今,精制盐和冰糖结晶的步骤都亲力亲为,这倒不是不信任长宁卫的人,而是一旦这些“秘方”说出去了,别的人就可以很快追上,那精盐和精糖的价格就不会这么高了,利润就会立刻下降。
    实际上也是如此,在宋应星身处的明末,白糖的价格就已经只是普通黑砂糖的一倍而已了,已经不是嘉靖年间这种十倍暴利了。
    盐之所以还能维持高价,这是因为官府垄断的原因。
    但是机器不同。
    机器是生产资料,有了纺织机,苏泽可以放心的建造棉纱工厂,放心的让长宁卫的人参与到了工厂生产中来。
    工厂就是天然的壁垒,不偷走一台纺织机,别人就无法仿制出纺织机,生产资料就掌握在苏泽手上。
    只要保证工厂安全,那织布厂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带来利润,而不用担心技术泄露的问题。
    苏泽交给林显宗制造的图纸,只是一部分零件的图纸,也不是纺织机的全部零件,关键的飞梭和齿轮都是苏泽自己制造的。
    而长宁卫织布的妇人,苏泽也不担心她们能记下纺织机的结构,这些字都不认识的妇人,又怎么向外人精准的描述机器的结构呢?
    苏泽不由的感慨,这就是为什么明清有手工业,却无法出现工业化的原因。
    作坊的生产,靠的是秘而不宣的秘方,赚的是劳动力的钱,就算是工坊主来说,工坊规模的扩大意味着需要更多人手,但是更多人手只能带来单倍的利润,却有成倍的管理成本提升。
    像是林显宗这样的木匠,他的工坊靠的是徒弟和家人,再增加人手反而更不好管理,赚的钱不一定比维持现在这个规模更多。
    但是工厂就不一样了,纺织机带来的是八倍的效率提升,也就意味着多一个工人,就近乎于八倍的利润,这样疯狂的利润下,才有了工业化的大规模扩张。
    工坊和工厂只相差一个字,所带来的生产关系变革却是天翻地覆的。
    不过苏泽也不是穿越到大明来做资本家的。
    其实长宁卫的社会,更像是一个报团取暖的自治小社会。
    苏泽打算在长宁卫办一家纺织合作社,组织长宁卫的妇女参加进来,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
    这样自己只需要按照正常棉布进价收购布匹,就能在长宁卫发展出一个新的产业。
    如今苏泽也已经想通了,光靠自己一个人,是无法完成自己的事业的,必须要先团结身边的人,也就是长宁卫的百姓。
    织布厂虽然利润可观,但是和铸炮厂和制铳厂比起来又不算什么了。
    最重要的还是枪杆子,要不然长宁卫发展的越好,就是越是别人眼中的肥羊。
    第084章 县衙情况(求订阅)
    接下来苏泽又是制糖,又是制盐,忙的满头大汗,这些都是要让林德清送到鬼市去卖的,苏泽用“账房”技能估算了一下,只要卖掉应该换上二百两银子,那就能买下张海虎手里的五十杆鸟枪和剩下的棉花。
    一想到家谱中的记录:
    “五月十七,钦差御史焉巡诸卫,县书吏徐士盛讦告七祖,御史暂革七祖百户军职。卫所出孝敬银子五百两,七祖乃复原职,卫渐疲敝。”
    购买几十支鸟铳,武装一只鸟铳手的小队,花费也不过一百两银子。
    鄢懋卿这个贪官,从长宁卫就能讹诈五百两银子。
    在之前读到这条记录的时候,苏泽还没有直观的感受。
    等到现在读到这条记录,苏泽这才明白鄢懋卿这样的贪官污吏是多么的可恶!
    而在如今北方有俺达犯边,东南有倭寇作乱,去年就连京师都出现饥荒的时候,嘉靖这位皇帝还在大造宫观,花费十五万两采买珍珠珠宝。
    嘉靖如此,各级官吏更是有样学样,谄媚上级欺压下属,整个大明朝都在向深渊狂奔。
    纵然俞大猷戚继光这种能征善战的将领,也需要找个靠山行贿分赃,才能够上战场。
    再想到战死的老百户,福州府那么多军卫衙门,竟然连一千人的倭寇都不敢打,可见整个大明已经烂成什么样子了。
    穿越到这个时代,苏泽觉得大明九十年后再亡国,这反是个奇迹了!
    转眼之间就到了月底,林德清在一帮长宁卫军余的护送下,去鬼市将盐和糖卖掉,换回了二百两银子。
    林默珺和家老阿公都放弃了向苏泽要分成,苏泽又吩咐林德清购买了一批粮食回来,作为参加卫所团练的军余的口粮。
    另外每个参加训练的军余,除了能在训练时候保证三餐之外,还能领一份粮食回去,算是对他们脱产训练的补偿。
    不过林德清也带回来一个不太好的消息,鬼市上又冒出来一家卖盐的摊贩,虽然那个摊贩的精盐不如苏泽精制的盐,但是价格要优惠一些,也抢走了长宁卫不少生意。
    要不是林德清已经积累了一些老主顾,他又按照苏泽的吩咐,搭配着精盐和粗盐一起卖,这次才将盐全部卖了出去。
    这也算是在苏泽的意料之中了,在朱七鬼市贩盐之前,鬼市就另外几个卖盐的摊位,朱七是用了手段才将这些人逼走。
    福建有好几座盐场,还有制造私盐的盐枭若干,市场总共就这么大,竞争激烈也是正常的。
    白糖虽然脱手,但是林德清上次贿赂的鬼市管事,已经向林德清暗示,有人已经盯上了他这个摊位了。
    苏泽不由的感慨,自己还是太弱小了。
    要不是长宁卫好歹是个军卫,手里的拳头还算是硬,恐怕早就被抢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可是如果生意再大些,恐怕就会被县里府里其他势力盯上了。
    长宁卫有鸟铳是不假,但是长宁卫也只是一个百户所。
    大明朝是典型的内战内行,外战外行,长宁卫除非全员落草为寇,要不然也要遵守这些秩序的。
    苏泽有些无奈,但是目前也只能先苟下去,应对过眼前的危机才行。
    明天就是月初进县城读书的日子了,也不知道于宗远有没有从福州府回来。
    苏泽这次去县城,还有一个新的任务。
    上次从长宁卫大匠林显宗那边,苏泽知道了在延平卫内是有专门的铸炮厂和药火工坊的!
    想想也是,大明朝其实对于火器还是相当,相当重视的吧。
    明初的时候,大明军队就开始装备各种各样的火器了,各种火箭、火铳都开始出现,不过这些火器的性能吧,只能说是一言难尽。
    比如在弓箭上绑上火药,点燃后射出的火箭,且不说这箭能不能射入敌人阵中,明军引线技术的不成熟甚至会让火箭提前爆炸,反过来杀伤友军。
    还有经常被捧成大明机关枪的“一窝蜂”,这玩意儿就是一个大号的烟花,内部是多根装填了火药的枪管,一旦点燃之后就会射出铅弹。
    听起来效果很好,实际上这东西经常容易炸膛、卡弹,使用起来非常的不稳定,杀伤自己人的效果好于杀敌效果,士兵都畏惧使用它。
    大明还盛产各种“发明达人”,这帮家伙热衷于为创新而创新,特别是给武器起一些牛逼哄哄的名字,然后在书中写上“炮声隆隆,糜烂千里”的描述,咋一听还以为是导弹爆炸了呢。
    实际上这些武器的效果都是让人一言难尽,士兵们不愿意用它们,戚继光在曾经说过:“唯有鸟铳此与各色火器不同,战能杀敌。”
    之所以大明朝热衷于生产发明这些中看不中用的火器,文人也热衷于吹捧这些火器,主要愿意自然也是很简单,那就是吃军费。
    毕竟这玩意儿皇帝爱看,反正用的也不是皇帝,炸不炸膛和那些鼓吹新火器威力的有什么关系呢。
    每次出现新火器,军器局、针工局、鞍辔局、盔甲厂、王恭厂、兵仗局、御用监等乱七八糟的兵器制造部门就会争相制造,然后给户部送上一份大大的账单。
    除了南北直隶的这些部门之外,各地都司衙门,各军卫下也有自己的铸炮厂、药火坊,一旦出现新的武器,各地就会纷纷跟进制造,充分发挥我大明朝的“技术优势”,最多的时候军中各类火器高达百种,就算是最熟悉火器的工部兵部官员,都喊不出所有火器的名字的。
    什么?你说为什么不打造冷兵器和铠甲?
    这就是外行话了,制造了多少铠甲武器,这些都是要登记在册的,朝廷也有各种清查库存的规定,朝廷也会定期派出御史或者工部兵部官员清查武器库存,看是否能够对得上每年报上来的底册。
    而且铠甲武器这东西,报废周期长,报废后的去向也要登记说明。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