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61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不仅没有女人,男人都没有。一生一世一双人哎!】
    【那镇国公应该也没有娶妻。】
    【都住进皇宫了,你娶一个试试?】
    【我以为我是在破解历史之谜,结果热热的狗粮又糊了我一脸。】
    【楼上的,这不解开了——划重点,燕武帝认为史官在歪曲事实,所以……】
    【他就一把火把史书烧了?】
    【很有可能。】
    【真是任性啊,我喜欢!】
    【没烧,这不都留在这个墓室中了吗?还一一将歪曲的历史给修正了过来,燕武帝真是个大好人。】
    【老师快继续翻!啊啊啊啊啊我要继续磕!他们是怎么认识的啊?】
    考古学家小心地合上竹简,交由一旁的助理装入无菌袋中,封好。自己则径直走到最后一排书架,看向这墓室中唯一空荡荡一列书架,偌大的空间显眼地只摆着一卷竹简。
    他猜这里可能会有惊喜。
    果然,最后一卷竹简不是史书,而是燕武帝写给他们的话——
    “不用怀疑,这的确是我的墓。不过我才不要一个人冰冷冷地躺在这里呢,我要去找父皇和阿叔了!
    不管你是后世多少代的子孙,请将我修正后的史书公诸于世,他们的爱恨纠葛留与后人评说,他们的功绩当流传千古,万古流芳。”
    后面的竹简一片空白。
    千古未解之谜——燕武帝为何要烧去燕明帝那一段时期的历史——解开了。
    考古学家正要合上竹简,突然觉得不对。出于某种直觉,他将竹简完全铺开,提着灯拿着刷子一一扫过。
    【老师在干什么?后面都是空白啊】
    【不知道为什么,我好紧张。】
    【+1】
    【+10086】
    考古学家拿着柔软的刷子轻柔地刷过竹简的每一个角落,丝毫不因没有发现而气馁,直到刷到竹简最后一根竹条,一行字出现在上面——
    “后人,你们怎么评说他们的爱意呢?”
    考古学家松了口气,直起腰,露出笑意。
    这才是这个墓室所展现出来的燕武帝的性格,就该是如此。
    而弹幕此刻已经叫翻了天。
    第36章 江湖篇:成为我的刀(番外3)
    墓室的竹简被一批批编好号运走, 墓室上挂着那四幅画卷更是被考古学家以虔诚的心情捧了下来,卷好放入密封袋中,再放入木盒中, 小心封存了之后才拿出墓室。
    墓室渐渐便变得空荡荡起来。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看到所有的竹简内容啊】
    【应该很快, 毕竟我们的文字从古到今都没有怎么变过。只需要将这些竹简清洗出来录入发布到官网上就行。】
    【期待ing】
    【?那是什么?】
    随着最后一批竹简被运走, 一个木盒子现了出来。
    考古学家走过去刚端起木盒, 脸色微变, 快走几步弯腰将木盒单独放入一个木箱中,将木箱合上后才松了口气。
    【怎么不打开?】
    【里面有什么易氧化的东西吧】
    “这个盒子的重量很轻, ”考古学家斟酌着说道, “里面应该不是竹简,更可能是书信一类的东西。如果现在打开, 极有可能因为和空气接触而腐蚀。目前还不确定里面是否是书信,如果是书信又是否有损坏、腐蚀、虫蛀,需要先密封保存。如果保存完好,我们会同竹简的内容一起发布出来。如果有破损, 需要修复, 我们也会直播修复过程。谢谢大家这次的观看。”
    说完, 直播间就黑了。
    弹幕飘起一片问号。
    七日后。
    大燕博物馆。
    博物馆馆长、副馆长、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兼文学家坐到一起开会。
    “这次我们对于燕武帝陵寝的抢救十分及时,主墓室中的竹简几乎没有破损, 木盒中的书信也因为没有当时打开及时密封而得以完整的保存。大家做得不错!”馆长笑着说。
    “但现在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真的要把那些书信一起发布出去吗?”馆长在投影屏上调出这些书信的电子照片, 面色严肃下来。
    “如果放出去,这些桃色会覆盖燕明帝和镇国公的功绩, 有损他们的形象吗?” 历史学家犹豫地说。
    “那些书信上的诗不是燕明帝写的, 最多只能算是选编。”考古学家皱起眉。
    “但他将它们抄到了一起, 并且送给你镇国公。你也应该知道这是什么意思。”馆长手指点了点桌子说道,叹了口气, “必然会影响,所以燕武帝当初才会将它们隐藏。”
    “但这也正是历史的浪漫所在不是吗?”副馆长笑着说道。
    馆长看了他一眼,眼中露出笑意,“是啊。”
    “燕武帝不是也说,任后人评说吗?”馆长点了点桌子,一锤定音,“一起发布出去吧。”
    次日。
    所有竹简上的内容和书信的内容在博物馆官网发布,引起轩然大波,并因其天然带有桃色和禁忌双重刺激的性质迅速传播开来。
    那可是燕明帝!
    他们至今不知道燕明帝时期发生了什么,但对比燕圣帝末年和燕武帝初年就能发现,后者疆域扩大了十倍,百姓数量翻了二十倍,一年的税收几乎翻了百倍。燕武帝初年,其民生昌盛、繁荣程度令人咋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