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21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诚然。
    周开达也好,袁国粮也罢。
    他们本身都不是追求名利的人,否则也不会投身到杂交水稻这种杂交一次就要一年才能出结果的行业了。
    但再淡泊名利的人,也有生活需求。
    例如他们的家人也要吃饭穿衣服,还有袁国粮偶尔喜欢吃点糖果或者抽抽烟,这些都是要花钱的。
    在抵达基地之前。
    周开达和袁国粮一个是普通研究员,另一个干脆还只是农校老师,待遇都不算高,日子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拮据。
    但如今随着待遇的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就可以从容许多了。
    至少……
    负担花花吃鱼的钱还是可以拿的出来的。
    袁国粮待遇提高的事情老郭也有所了解,如今见他养猫的态度坚决,便也没什么意见了:
    “好,既然国粮同志你有这想法,那我也就不多说什么了,不过有件事情要提醒你一下,你得有个心理准备。”
    袁国粮眼中露出了一丝好奇:
    “什么事儿?”
    “……”
    老郭沉默片刻,脸上浮现出了一丝阴霾:
    “猫屎是真tmd臭啊……”
    ……
    就在老郭和袁国粮闲聊的同时。
    一旁的田志欣等人也开始忙起了各自的工作,也就是将两艘渔业队的机帆船从船坞里给拖出来。
    不过令徐云有些意外的是。
    渔业队出船的方式并不是通过机械化操作,而是标准意义上的“纯人工”手段:
    只见高玉林等二十多位青工齐齐聚到了岸边,呲溜呲溜的将上身脱光,下身只穿着条大裤衩,然后像是下饺子似的噗通噗通跳进了湖里。
    入湖后。
    高玉林先是噗哈一下痛快的抹了把脸,带着两个同伴游到船边,拉着绳子利索的翻了上去,合力收起了固定在水中的船锚。
    随后他们将船锚放到了船上,再次重新跳回了水里。
    与此同时。
    其余的青工们则在水中拉起了数根极粗的麻绳,二十多号人开始齐齐喊着号子开始在水中将船拉出船坞:
    “一、二、嘿!一、二、嘿!”
    随着号子的响起,渔船也开始慢慢从船坞中开始向外移动。
    码头上。
    看着徐云脸上颇为惊讶的表情,田志欣便笑着道:
    “怎么,韩立同志,是不是感觉有些意外?”
    徐云轻轻点了点头。
    这种规格的机帆船可不是普通的小渔船,人力拉起来还是很费力的。
    一般来说。
    人力拉船这种操作,只会出现在机船第一次下水的“初航”时段。
    毕竟这年头不像后世那样有大型吊车或者吊机协助,机船想要从岸上下水,一般都是先铺设两条坞道,再往坞道上磨好黄油或者机油,接着用人力把船给拉下水。
    像这种船只已经待在水里的情况,相对是比较少会上人力拖拽的。
    不过仔细想想,倒也正常。
    毕竟这处船坞的容积并不算大,如果用机械操控很容易磕到碰到。
    这两艘船可以说是整个221基地的心血,哪怕是磕碰到一点儿大家也都会无比心疼,因此就干脆用人力来拖行了。
    这在后世看来有些小题大做的举动,在这个时代的基地眼中却是很必要的做法。
    数分钟后。
    两艘机帆船被顺利拖出了船坞,来到了码头的突堤——也就是码头上突出的长条状停靠点边。
    已经入水的青工大多直接从水里拉着绳子翻到船上,还在岸上的徐云、田志欣等人则从突堤处开始登船。
    对了,顺带一提。
    由于突堤登船同样要走一块甲板,轮椅过去相对要麻烦很多,所以徐云直接是被用担架抬上去的……
    期间码头的巡护员还以为老郭他们想着抛尸呢,特别紧张的过来看了眼情况,见到徐云烧焦的脸后就更紧张了——他们以为徐云是被烧死后再进行的抛尸……
    如果不是徐云及时‘复活’,估摸着老郭他们就得去派出所打窝了。
    十多分钟后。
    一切就绪的两艘机帆船缓缓驶出了码头。
    这两艘机帆船每艘荷载的人员都是18人,在船上最高权力是船长,同时还有指导员、轮机长、大副等。
    除了这些领导层外剩下的都是捕鱼的青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不干涉。
    另外按照田志欣所说。
    机帆船的机舱内还放着几把枪,随行的青工中也有几位经过民兵训练的好枪手。
    不过这主要是为了以防万一,两艘船下水至今还没发生过哪些不太好的意外——毕竟这儿是青海湖嘛,又不是沿海地区。
    实话实说。
    作为一名闽省宁德的沿海人,徐云过去没少出过海。
    比如他老家有个很知名的嵛山岛,徐云几乎每年都会去岛上玩两三天,前往岛上的唯一方式就是游艇。
    但无论是后世的哪次经历,都没有今天的这般微妙。
    船身轻微晃动,海风带着盐味在耳边呼啸。
    渔船在湖面上慢慢行进,波浪不停地涌起,撞击船体发出咚咚声。
    远眺海天一色,依稀可看到远方的雾气。
    随着渔船逐渐远离岸边,周围只剩下无垠的青海湖湖水。
    湖面上肆意吹过一股新的阵风,浪花喷溅得更加高远,几滴湖水溅上脸颊,带来一种莫名的清凉。
    不过真正令徐云有些出神的不是湖面上的景色,而是船上的人们。
    在机帆船刚刚出湖的时候,船上的众人都显得非常安静。
    按照田志欣的说法,这是基地的规矩。
    在机帆船离开码头的时候,除了两个操作员,其他所有渔业队的成员都要排好队站在两边甲板上,全程都不能交谈。
    但离开码头之后,船上的气氛立马就变了:
    所有成员都如同从雕塑变成了活人似的,严肃的氛围瞬间消弭不见,迅速开始做起了各自的活计。
    有些人走到甲板边缘,开始整理渔网。
    有些人把自己满是汗臭的衣服用绳子拴住挂在船边上,让衣服在水里随船拉个一晚上,第二天捞上来晾干就行。
    还有些人则开始点数起今晚要用的煤油灯,以及防蚊的雄黄粉等物资。
    刚从鱼舱出来的高玉林还捡到了一头食指大小的小鱼儿,很是慷慨的把它丢给了花花当午餐吃。
    集体劳作配合上这个年代特有的服饰,让徐云的心中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亲切感。
    二十多分钟后。
    离开码头的机帆船停在了一处开阔的水域,从方位上看离岸边大概有800-1000米左右。
    另一艘机帆船则继续向北行驶,一直开到徐云他们两百米外方才停了下来。
    而在这两船之间的水面以下,便被拉出了一条等距的渔网。
    等到天色临近晚上,两艘帆船便会向东开始平移收网。
    此时徐云他们这艘船没什么事儿干,众多汉子们便开始唱起了红歌: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此走向繁荣富强……”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
    各种各样的破锣嗓子充斥在船上,但徐云却丝毫不感觉这些歌唱的难听。
    有些歌曲或许天生就是如此吧,不管音调如何,都会带起人灵魂的共鸣。
    过了片刻。
    老郭便拎着个小马扎走到了徐云身边,朝他递来了一根组装好的鱼竿:
    “来,小韩,咱们可以开始钓鱼了。”
    徐云下意识接过老郭递来的鱼竿,粗略的打量了几眼。
    之前在基地里的时候他只看到了鱼竿收缩起来的样子,所以一开始倒也没在意太多。
    但如今见到了完全体,他才发现了一件事:
    原来在如今这个年代,渔具就已经已经如此规范了?
    没错。
    规范。
    老郭给他的这根鱼竿是木头材质,杆体是那种很有年代感的棕黄色,大概两米出头的样子。
    杆上配着一根尼龙线,最前方是鱼钩和鱼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